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MH370事件 昭示民航安全新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4 00:13:15


 
  從3月8日到23日十五天時間過去,傳說、猜測、新聞發布、發現報告等仍在進行,紛繁雜亂。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搜救行列,範圍也一天天擴大。20日,兩則消息一驚一乍地讓乘客家屬們情緒從驚喜中煞時間跌入冰窟──,據報道,當日有一位失聯乘客家屬在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說馬來西亞政府代表給了他一個暗示:“飛機可能還在”。這個消息無疑給許多人帶來驚喜;但也是在同一天,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向記者通報他們在澳大利亞珀斯西南約2500公里海域發現了2塊疑似馬航MH370客機殘骸的碎片,較大的1塊殘骸長約24米。這則消息又給剛剛得到歡喜的人們頂頭潑下一盆冷水。

  調查進展至此,許多人越來越聽不明,看不懂了。他們只能禱告上帝保佑,相信MH370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現在應該可以討論飛機架駛員劫持航班與所謂cyber-hijacking的問題了。讓我們先不管MH370航班是否與這兩種可能性有關,只看一看這兩種行為如果真有發生的話,其行為本身及後果該是怎樣的狀況。應該說,按當下人們對事件的分析習慣,各種劫機手段都是可以被認為存在可能性的。既然如此,架駛員劫機和cyber-hijacking便應該被擺在全世界面前,而且看成當前民航安全的最新、最大的挑戰。

  首先,它們不可預防。

  自從恐怖分子發明劫持飛機搞突然襲擊以來,全世界就不斷傳出這種以殘殺集體無辜生命達到訴求目的駭人聽聞的消息,以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發動襲擊美國紐約世貿中心大廈(俗稱911事件)致三千多人死於非命最為轟動。911事件後,美國採取最嚴厲的國家安全保衛措施,對機場、港口、車站、政府建築等重要的設施進入人員進行近乎搜身的電子掃描排查,世界各國也依樣畫葫蘆地仿行之。然而儘管如此,每年全球的恐怖襲擊事件還是不斷發生,美國國內也時常傳出查到了恐怖分子。安檢措施在機場尤其苛刻,道道關卡,層層查驗,照例地不放過任何一個人。包括飛機機組人員在內,都得接受X光照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