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症結在於,俄羅斯下一步怎樣走?16日,普京告訴德國總理默克爾,他正在關切烏克蘭東部、南部的緊張局勢。這顯示他對克里米亞局勢成竹在胸,正在目光遠移,何去何從,尚待日後決定。
烏克蘭東部、南部工業地區俄羅斯族眾多,同西部農商業地區親西方居民的矛盾正在激化,不能排除出現突發事變的可能性。屆時普京仍然有出狠招援助該地區俄羅斯族的可能性。一次大戰爆發,俄羅斯為了援助同屬斯拉夫族係的塞爾維亞,不惜參戰;二次大戰中,希特勒揮師南下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臘,同稍後德軍進攻蘇聯,也有密切的關係。鑒此,即使此刻美歐不想在克里米亞與俄羅斯對抗,以後也有可能處於“樹欲靜而風不止”的窘境。
假若俄羅斯跨越了紅線,染指烏克蘭其他地區,則大大提升了這場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東、西方對峙的賭注。美歐可能按照1994年美、俄、英、烏四國簽訂的《布達佩斯備忘錄》,動用軍事力量維護烏克蘭的安全,聯合對俄羅斯動武了。
冷眼旁觀,讀者可以發現,迄今中國從俄、烏爭端中獲利巨大,並且是戰略性的獲利,從而可能成為最大贏家。淺析如下:
首先,俄羅斯強硬出兵克里米亞,首次以武力改變了冷戰以後歐洲的版圖,是對美歐主導的國際秩序的一大挑戰。西方或會得出結論,美國在軍事領域最棘手的對手,亦即“老二”,應該是俄羅斯而不是中國,一度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就欠缺後勁了。
其次,嚴峻的事實擺在美歐面前,“西線無戰事”此景不再矣。俄羅斯還沒有恢復元氣,尚且如此頡頏,日後美歐豈能對之掉以輕心?此後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時,再也不能擺脫後顧之憂,像過去那樣銳意挺進了。換言之,美國再也不能繼續將注意力聚焦於亞太地區了。美國貫徹亞太再平衡的政策遲早會失去以往的勢頭。這是不依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