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須過度解讀“大學生寄洗臟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10:44:36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國家郵政局副司長劉良一爆料:目前高校的快遞業務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學生把積攢一段時間的衣服寄回家去,家裡洗完之後再通過快遞寄回來。應該說,這是一種新業務,類似於這樣的業務需求比比皆是。生活好了,老百姓圖的就是個便捷。快遞能否發展起來,只能市場說了算。(3月10日央視網)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缺乏自立自理能力的新聞不絕於耳,也常常引發一些討論和思考。大學生寄洗臟衣竟然成了“郵政新業務”,毫無懸念地再次引起不少人的關注和反思。但我對這個新聞本身還是有一些疑問:到底有多少大學生把臟衣服寄回家去,這類業務占郵政業務的比例大嗎?郵政方面發現了這一“新業務”,其他快遞公司是否也存在類似現象?另外,現在學校周邊洗衣店比比皆是,大學生想“偷懶”是非常容易的,似乎把衣服送洗衣店比寄回家更方便快捷,也更省錢。他們非要舍近求遠、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是很傻很天真,還是另有其他想法?

  之所以提出上述疑問,倒並非懷疑相關說法“誇大其詞”,而是覺得類似“業務”新則新矣,按常理推斷類似現象不可能有太多,更無法成為快遞行業“新的業務增長點”。其實,劉良一副司長爆這個料,只是為了舉例說明快遞行業應該順應市場需求和老百姓的需要。如此而已,無須過度解讀,更無須因此而對大學生群體產生一些莫須有的聯想。

  確實,現在有一些大學生患上了“缺鈣症”,成了溫室中的小草。家長們應該為此反思,教育體制應該為之反思,整個社會都應該為之反思。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培養“大學生”,我們還要培養“大人”。但有些時候,我們也不必像“九斤老太”一樣喋喋不休,總拿老眼光去看孩子。大學生寄洗臟衣,如果換個角度來看,是否也體現了大學生善於利用新工具來為自己服務呢?“偷懶”有時候並不一定全是壞事,也有可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比方說,現在有了汽車火車飛機,有幾個人出遠門還願意騎馬騎驢或步行呢?

  (作者:喬志峰 來源:網易評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