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教改引擔憂 集權或致教委成傀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0 17:09:03


 
  對於安倍的教改,即便是與安倍的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也對安倍欲將教育行政權收歸為首長後,是否能保持教育的中立性表示出擔憂之意。

  社論指出,教育制度應該充分考慮到教育的本質以及教育的需求,應該以此為起點來推進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不應該淪為當時政治勢力關係較量的工具。日本現行的教育委員會制度是1956年將委員的公選改為由首長直接任命制。此次的教改雖然保留了教委,但實際上卻變成了由首長獨掌教育行政的實權。

  此次有關教改的討論雖然暴露出了教委在應對學校裡欺凌事件、體罰問題的處置不力,以及存在的責任承擔不明的現象,並且由選舉產生的首長會受到國民對其監督,以及在領導能力上有其積極一面,但另一方面教改也明顯地染上了政治色彩,且選舉方式的改變,讓國民不免對公眾教育心存擔憂。

  社論還稱,其實此番教改雖並沒有引起日本國民太大的關注,所以假若這一教改真的實施的話,是利?是弊?最終會帶來怎樣的結果?這些都不太好說。

  此番教改真實目的何為?改變現行的教育制度是否真的有利於既存問題的改善?《每日新聞》社論認為,在國會還未通過與此相關法案之前,國民應該就教改問題展開更廣泛的討論。

  事實上,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文部科學省在右翼勢力的施壓下加強了對歷史教科書的審定。1957年,由於美國對日本的鬆綁,二戰甲級戰犯岸信介(安倍晉三是其外孫)上台後,強迫部分出版社將“侵略中國”改為“進出大陸”。1982年6月,文部科學省審定中小學歷史教科書時,把“三光政策”改為“抗日運動的展開,迫使日本軍隊保證治安”;把朝鮮人民的“獨立運動”改為“暴動”等。1985年8月,右翼團體“保衛日本國民會議”炮製的《新編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尚無定論”,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說成是“被迫應戰”,把太平洋戰爭美化成“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下解放亞洲,在日本領導下建設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教改的一舉一動無不引發亞洲國家的警惕和擔憂。

  (消息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