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節“恐歸族”千千萬 究竟在怕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6 09:21:03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2014年春節就要到來。據預測,今年的春運將有超過36億人次完成歸鄉大“遷徙”。有人歸心似箭,有人“望鄉卻步”。後者思念家鄉卻又害怕歸鄉,渴望團圓卻又心有顧慮。這個群體,被稱為“恐歸族”。

  工人日報報道,此前有網站針對1840名參與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7.2%的人表示身邊存在“恐歸族”,其中20.6%的人發現身邊這樣的人“很多”;41.1%的人認為自己就是“恐歸族”。

  “恐歸族”中流傳著一個段子:回家要做的事太多,可假期永遠太短;親戚朋友一大群,卻似乎有三頭六臂也探不完;年底各種開銷大,回家無疑又是一次“大出血”;好不容易能享受單身貴族特權,卻被親友抓住“逼婚”七天。

  有網友幹脆總結出了一個“過年九大怕”,怕春運、怕送禮、怕催婚都“榜上有名”。不少網友看後“摻雜著笑與淚”坦陳:條條戳中,句句辛酸。

  團圓的喜悅與生活的焦慮並存,後者在春節期間集中爆發。“恐歸族”們感嘆:過節,怎麼就成了“過劫”?而更多的人在問:怎樣讓過年回歸質樸的舒心和快樂?

  囊中羞澀:回不起

  【恐歸者一】王香林,北京某家政公司家政人員,四川宜賓人

  “我已經八年沒有回家過年了。”王香林平靜地說。十年前,王香林一個人來到北京,找到目前所在的家政公司做工,丈夫是後來打工認識的同鄉。夫妻倆在北京算是安頓了下來。

  “過年誰不想回家呀,可是本來就掙得不多,兩個人回趟家,路費不說,加上給親戚帶點禮物,給小孩們點壓歲錢,夠我們好幾個月工錢了。”王香林搖搖頭,“這要是回家,哪回得起?”

  歌裡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恐歸族”嘆:沒錢,過不起年。

  一項有611名網友參與的關於“恐歸”原因的調查顯示,57%的網友表示春節回家最怕賺錢少不夠用。近八成的網友表示,過年回家的花費已超過自己一個月以上的收入。其中更有15%的網友表示“回家一次,損耗半年”。

  王香林給記者算了筆“回家賬”:夫妻倆來回硬座火車票約1200元;給父母親戚約2000元;家裡晚輩多,壓歲錢不低於500元,其他人情開支約500元。這樣算下來各項開支超過4000元。而王香林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北京大學教授佟新認為,在市場經濟中,人們逐漸失去了情感表達的能力,所有的手段都是物化的、商品化的,關係的遠近,情感的親疏,都可以通過差異化的消費來呈現。摒棄“臉面觀”,將年味中的“金錢味”逐漸減少,還春節以樸素的情感原貌,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沒“混”成功:傷不起

  【恐歸者二】 李行,天津某大學大四畢業生,山西太原人

  大四畢業生李行今年一點也不想回家過年。他原本打算畢業後出國,可雅思成績並不理想,出國之路受阻,求職也遭遇今年的“難上加難就業季”,目前工作還沒有著落。

  “我現在就怕家人問起來畢業之後的事,更怕同學聚會時,人家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簽工作的簽工作,可是我還沒個著落,這個年肯定難過。”李行說。

  像李行一樣覺得自己“混”得不如別人而不願回家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有調查顯示,69%的人過年不想回家的原因是“不能衣錦還鄉,面子上過不去”。

  有人說,春節像是一場“成功表彰大會”,“成功”的關鍵詞是“車子票子房子”。有職場“恐歸族”吐露心聲:父母親友的傳統觀念都認為,在大城市讀完大學就順理成章能有份好工作、高收入、大房子,卻不知道現實中的我們或許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為生存而掙扎。回家,又該如何面對?

  對於這種“恐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覺得“非常沒必要”。他提醒“恐歸族”,父母其實並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錦還鄉”。“至少我的心願只有一個,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來。”陸士楨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