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評:抱殘守缺的民進黨能上位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00:01:48


 
  “對抗”即堅持反中,儘管被認為是“柔性反中”。“紀要”繼承了蘇貞昌去年提出的“民主同盟”一類的思維,在對中國大陸的關係,提出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為利器等。這種冷戰思維有用麼,看看安倍不久前提出同樣的對抗中國的“民主之弧”的效果就知道了。安倍的日本經濟實力遠較台灣來的強,也不過折戟而返,民進黨在經濟上憑借什麼呢?蘇貞昌的民進黨應該多學點美國的現實主義,深入了解學習中美兩國關係的變化進展過程。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於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2012年2月訪美時正式提出。在2013年加州莊園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正式向美方提出這一建議。時隔半年,11月20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賴斯(Susan Rice)在喬治城大學發表講話,表示美國將尋求具體實施中美新型大國關係(to operationalize a new model of major power relations),等於是正式接受這一“新型大國關係”。美國方面當然注意推行自己的價值觀,但是美國方面更重視國家的現實利益。中美開始建構實施新型大國關係,符合中美兩國的實際利益,在這種大背景下,民進黨如何制定兩岸政策?該是好好想一想了。

  從“紀要”看,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終是抱住台獨的“殘”,守住對抗的“缺”,又擔心人看破意圖挾美日餘威之私,故撿冷戰思維意識形態之爭以為利器,實是缺乏對中美大局及兩岸格局的審視把握,缺乏大智慧和長遠眼光。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如此,民進黨於2016年選舉的“一哩路”,只怕是關山迢遞,渺渺漫漫。

  當然,民進黨也並非完全沒有改變的一點可能,譬如前不久“凍獨”的提法就得到大陸的善意回應,只可惜蘇貞昌缺乏魄力,令民進黨失去一次進步的機會。2014年5月份的民進黨黨主席選舉,會是黨內派系的大攤牌,上位者或知道形勢比人強,或作出與時進步的調整。如果能,無論對中華民族大義還是政黨適者生存,都是善舉。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