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金融時報:2013美國重返中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09:44:20


 

  由於美國向中東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有些事情就不得不放一放。這個事就是奧巴馬大肆宣傳的重返亞洲戰略。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是10月份奧巴馬總統爽約,沒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美國總統缺席,讓新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會場的主角。事實上,奧巴馬缺席的原因是一場國內危機——預算僵局,讓奧巴馬確信不能在那時離開華盛頓。但亞洲對此的解讀是,美國重返亞洲的計劃還沒有真正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不過,諷刺的是,儘管奧巴馬政府因把注意力轉回中東而受到亞洲的嚴厲批評,但恰恰是許多中東的政策制定者得出了與此相反的結論——他們認為美國一心打算把力量撤出中東。

  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無疑將減少其在大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與此同時,美國處理敘利亞和伊朗問題的方式使一些人更加懷疑,美國參與該地區事務的意願正在下降。沙特和以色列認為,美國急於跟伊朗達成協議,意味著它想在伊核問題上金盆洗手。與此類似,美國在對敘動武的問題上猶豫不決,也被解讀為參與意願下降的標誌。諷刺的是,重返亞洲的說法雖然愈發遭到亞洲本身的嘲笑,但仍然受到中東國家的認真對待。最後一個表明美國可能有意撤出中東的“證據”是該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猛增。

  奧巴馬政府的官員表示,所有這些美國從中東“撤退”的言論都是荒謬的。一位官員爭辯道:“如果你認為正常參與的標準是在伊拉克駐軍4萬、同時在阿富汗進行另一場戰爭,那麼撤退的說法才算成立。但以任何正常的標準衡量,我們目前都在深度參與中東事務。”

  的確,在認為美國過度參與中東事務、和認為美國撤出速度太快這兩撥人的爭論中,那些強調美國將繼續保持參與深度之人的觀點更能站住腳。不管是與伊朗的核談判、以巴問題,還是埃及國內事務或海灣地區安全,美國都在忙於處理各種中東問題。

  實際上,那些敦促美國轉向亞洲、實現外交政策再平衡之人當初的洞見仍然具有參考價值。東亞和南亞的人口數超過世界人口總數的一半,這兩個地區位於全球經濟的中心。政治和戰略實力也在轉向中國、印度和它們的鄰國。所以,還是難以理解,美國的政策制定者為何要花九成的時間發愁怎麼解決中東問題——這個地區的人口數(加上伊朗和土耳其)也只有中國一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如果在美國官員與阿拉伯世界“較勁”時,東亞地區的和諧程度到了其問題可以被安全擱置的地步,那麼事情可以兩說。但日本和中國比過去許多年都更加接近衝突的邊緣。假如這兩個巨頭明年動起手來,美國官員或許會為2013年是美國重返中東的一年而後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