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三千萬多人斷繳養老保險為哪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11:35:39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時至年底,又是一年一度流動人口返鄉過年的高峰期。“一年累計3800萬人中斷繳納養老保險”的消息挑動人們敏感的神經,讓人們想起了前些年每到12月份就湧現的“退保潮”。

  《人民日報》報道,社會保險被比作“安全網”、“穩定器”,出發點是為了改善和保障勞動者的利益,而養老保險正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項。如今,每年數千萬人中斷繳納保險,背後有哪些原因?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將對此產生哪些影響?

  從“退保”到“斷保”

  ——企業不願繳納養老保險、參保者失業、參保者累計繳滿15年不願再繳、人員流動時社保無法轉移,造成部分參保者斷保“斷保”的前身是“退保”。

  2011年《社會保險法》實施之前,每到春節返鄉時,珠三角的東莞、佛山等地總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湧到社保辦事大廳,提取積攢在自己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的資金,釀成“退保潮”。正在廣東打工的湖南籍外來務工人員劉思明就曾是其中一員。他坦言,當時年輕,對自己今後的養老保障沒有太多概念,而且幾乎一年換一個單位,所以到了年底就想盡一切辦法多取點錢在手回家過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一年下來能有約2000元,算是一筆不小的現金收入。

  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據有關機構估算,當時每年退出養老保險的人也在3000萬左右。

  這一狀況在2011年後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社會保險法》出台後,養老保險已經不允許退保取現了,只能辦理轉移接續。”廣州市梅東路社保醫保辦事大廳工作人員說。從政策上講,參保者不論是否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都無法提取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這使得“退保”不再可能。12月11日,記者在廣州小北路社會保險辦事大廳、梅東路社保辦事大廳,以及居民徵收、購買養老保險的單位廣州市地稅局辦事大廳轉了一個上午,沒有見到前往辦理退出或中斷養老保險手續的人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