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今年7月14日,集團軍海訓場上出現同樣震撼人心的一幕:“朱德警衛團”三連指導員羅昊帶領官兵進行海上重難點試驗攻關訓練時,遭遇突發險情,他奮不顧身把戰友推開,壯烈犧牲,年僅28歲。
羅昊的“一推”和王傑的“一撲”,同樣彰顯了危難關頭自己死、戰友生的崇高境界。在這個價值取向多樣、思想觀念多元的時代,面對長期和平環境的考驗,有人曾經發出“當代軍人還有沒有血性”的疑問,羅昊用義無反顧的英雄壯舉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國慶前夕,某旅接到駐地政府電話,他們在組織施工時,挖到8枚戰爭年代留下的炮彈,隨時危及群眾的生命安全,請求派人銷毀。
“王傑班”班長李楠主動請纓,立即帶領戰友趕到現場,發現有的彈體裂開、藥芯外漏,有的鑽地很深、極難挖取……他們疏散群眾後,一枚一枚小心地處理。在將炮彈送至集中銷毀點的途中,山路崎嶇,車子顛簸,“王傑班”的戰士用腳夾、手抱、身子頂,死死固定住彈體。一直忙了6個小時,終於將這些炮彈安全銷毀。
施工現場,有人問官兵們怕不怕,李楠自豪地回答:“我們是‘王傑班’的,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遇到啥危險都不怕。”
戰時敢於亮劍,平時甘於奉獻。記者在該集團軍採訪時深切感受到,不管時代如何變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永遠是我們這支人民軍隊特有的精氣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