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前中朝邊防主官:朝鮮在歷史上並未拖累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10:54:55


 
  這段歷史談不上朝鮮半島對中國有什麼“威脅”,更不能與“拖累”相提並論。唐王朝一方面對東北實施統一戰爭,另一方面援助新羅國擊退日本對朝鮮半島的入侵,再次說明朝鮮半島在東北亞的戰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宋元時,朝鮮半島已建立起高麗王國。王氏高麗政權把宋王朝看成天朝大國,不僅朝貢還派留學人員到宋朝學習並甘為藩屬國。宋王朝滅亡後,元帝國則把朝鮮半島當做特別行政區直接管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欽定高麗王國更改國號為“朝鮮王國”,同時發布詔書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明確李氏朝鮮藩屬國地位。公元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率軍侵占朝鮮半島。隨後,明朝大將李如鬆率大軍渡過鴨綠江,將日軍擊退到釜山沿海地帶。1597年,日本又調集10萬多水陸大軍與明朝和李氏朝鮮聯軍決戰,結果被擊敗並退出朝鮮半島。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由中央王朝援助朝鮮半島擊敗日本入侵。假如這次戰爭是“拖累”中國的話,那麼這種“拖累”也是值得的。試想日本如果此時在朝鮮半島站住腳,那麼在明代日本就會改變東北亞格局,中國將遭受更早更大的損失。

  清王朝統一中國後,將李氏朝鮮政權納入藩屬國。1840年,西方列強開始瓜分中國,清朝開始衰敗,失去保護朝鮮的能力。隨後美日等國的勢力開始向朝鮮半島滲透。1882年,李氏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迅速派兵進駐漢城,並借此次政變與清王朝簽訂條約,清廷與日本在爭奪東北亞戰略利益中失去主動權。在隨後的中日甲午海戰中,清廷失去了對朝鮮半島的戰略控制,等於打開中國東北門戶。事實上,日本在東北開始任意滲透,然後從東北和海上對中原大地實施全面侵華戰爭。也就是說朝鮮半島並不是“拖累”中國,而是清廷戰略取勝的支點。

  現代朝鮮半島仍然是大國在東北亞博弈戰略要地。1950年打響的朝鮮戰爭,美軍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東西方世界的對壘已形成。毛澤東從歷史和現實考量中得出“唇亡齒寒”的正確歷史觀,迫於當時形勢才決定抗美援朝。

  當前,朝鮮半島仍然是大國博弈的重點。考慮到朝鮮半島重要的戰略位置,推進半島無核化、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仍然是不能改變的方針。(作者是武警吉林邊防總隊原後勤部長,曾在中朝邊境邊防支隊任主官多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