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憲政共識”究竟是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0:02:41


  中評社快評/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於2日在廈門大學召開。40餘位兩岸專家學者匯聚廈大,共同探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會議前,台灣媒體時事評論人、前扁辦主任陳淞山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憲政共識”是謝長廷多方斡旋的結果,它的內涵要比“憲法共識”更為深厚,而大陸對“憲政共識”存在一定的誤解,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本想在兩岸路線轉型上邁出一大步”的民進黨“戛然而止”。 

  對此,陳淞山指出,基本來說,民進黨提出“憲政共識”的目的是為了突破民、共兩黨交流的瓶頸,為民、共當前的僵局尋求一種“解套”的可能的方式。而就台灣內部而言,各個黨派都是依據台灣的憲政體制來運作的,在這一點上,各派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共識基礎,但平時台灣內部並沒有對此進行強調。那麼,借由“憲政共識”,可以對台灣內部的共識基礎加以強調。陳淞山說,如果能用“憲政共識”來作為與大陸展開新一輪政治對話的基礎,以及民、共交流的突破點,應該比“九二共識”或者“一中框架”更能為台灣所接受,台灣內部也比較有可能達成共識。 

  陳淞山表示,大陸可能誤認為“憲政共識”是由蘇貞昌提出的,但事實上,這是謝長廷通過不斷地在各派系之間進行折中與斡旋,才協商而出的一個各派系都能夠接受的名詞。陳淞山指出,“憲政共識”的適用範圍要比“憲法共識”還要廣,內涵也更為深厚。因為,“憲法共識”目前只針對《中華民國憲法》,只是一部成文的法律。而“憲政共識”除了包括憲法之外,還包括了這部憲法在台灣施行數十年來所積累的台灣經驗,尤其是此法還歷經7此修改,不斷地與台灣內部的政治體制與實際情況相適應,所最終形成的今天台灣的憲政體制。另外,它也包括了台灣憲政體制所帶來的民主、人權與文明價值。可是,如果只憑借“憲法共識”,很難講哪些條文是代表了這些價值的。 

  陳淞山表示,“憲政共識”中包含了普世價值,而對於這些價值而言,兩岸的認知和理解還存在著一些差距與不同,如果能拉近距離,那麼融合的可能性會更高。如果要促進兩岸的政治、社會的融合,就必須要促進兩岸的價值觀融合,如果價值觀不和,單憑人為的、政治的、黨派的力量所製造的基於政治考量的“圖騰”,是無法讓台灣人民所接受的。 

  我們對於陳淞山上述解讀,持以認真對待及分析的態度,不會一棍子打死。

  “憲政共識”究竟是什麼?民進黨有自己的解釋,國民黨、中共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現在看來,藍與紅都無法理解其內涵。

  什麼共識在名詞上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是不是具備一中原則或者一中精神,如果不具備,名堂再好聽也沒有用,大陸方面都不會理會與接受。

  “憲政共識”其實是擴大模糊點,以利於包裝民進黨與中共接觸的底線,即是:一中不存在,民共打交道的基礎是所謂普世價值。對這樣的底線與內涵,中共不會予以理睬的,無論民進黨如何機智,如何包裝,只要不面對一中原則,就會破功。

  如果民進黨敢說,“憲政共識”包含九二共識與普世價值在內,可能效果不同。不過,民進一定不敢提出認同九二共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