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球時報:中國切勿被“航天不如扶貧論”干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14:14:24


  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凌晨順利發射升空,並將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它所攜帶的“玉兔”月球車也將在月面巡視勘察。這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它若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支實現月面軟著陸的人類技術力量。

  航天領域的“月球項目”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即探月、登月和駐月。只有美國完成了前兩步,加入第一步的則有多個國家。第一步探月又分為“繞”、“落”、“回”三大動作,大多數國家都還在“繞”的階段,之前除美國外,只有蘇聯實現了軟著陸。在阿波羅登月多年後又啟動的第二輪探月潮中,各國的迄今活動都是以“繞”為主,加上硬撞擊,嫦娥三號有可能成為近幾十年第一個在月球上軟著陸的人造裝置。

  我們祝願嫦娥三號成功,它的巨大價值和意義是不容置疑的。嫦娥三號軟著陸是中國最終實現航天員登陸月球的重要一步,它將把中國推到當下月球科研活動的最前列。

  中國近年的航天成就相當耀眼,但它不是中國科學進步的一支孤軍。中國逐漸成為全球科研大國,一大批成果相繼收獲,它們相互支撐,刷新了中國整體科技面貌。航天是其中強有力的支點。

  航天“有用”或“無用”的爭論是偽命題。它在中國科學界根本不存在,在世界它也是只屬於中小國家的困惑。中國互聯網上常有“不如用航天換扶貧”的爭議,但這些聲音完全是泡沫性質的,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需避免受到它們的干擾。

  其實在中國綜合發展中,嫦娥三號遠非跑得最快最遠的那一項。中國的一些地面基礎設施建設,很多關鍵性產品的產量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同美俄的航天差距,要比鐵路、互聯網等單項領域的差距更大。中國需繼續快速補上的恰恰是重大科研領域的短板。

  上世紀第一輪探月競賽潮的確有冷戰政治需求的推動的,但由此而來的政治標簽已被後來的幾十年基本衝洗乾淨。新一輪探月活動,科技和經濟考量成為兩個主驅動輪。中國作為全面發展的大國,一個重要領域的落後將對國家整體競爭力形成牽制。相反,一項高科技的領先突破會釋放廣泛的拉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