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於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和對群眾路線的深刻認識,劉少奇同志無論是在白色恐怖中,還是在和平環境下,他始終抱定一條,即人民群眾的聯繫須臾放鬆不得,人民群眾的力量須臾懈怠不得。1922年9月,劉少奇同志受中共湘區委派遣,趕赴安源路礦參與領導工人罷工。正是依靠工人群眾的支持和廣泛參與,安源路礦大罷工才取得了勝利。從大罷工的勝利中,劉少奇同志感受到了工人群眾的力量,此後他領導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更加依靠工人群眾開展工作,帶領工人群眾廢除“包工制”,搗毀了包工頭等組織的“游樂部”陰謀破壞活動。依靠群眾的力量,在“二七”慘案後全國各地工人運動進入低潮的時候,安源工人運動卻如寒夜中的火種,不僅沒有熄滅,反而越燒越旺,成為令人驚異的奇跡,給全國的工人階級以希望和力量。
1961年四五月間,正值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劉少奇同志回到闊別近四十年的家鄉,進行了為期四十四天的農村調查,其中在長沙縣天華大隊蹲點調查十八天。他不住賓館,不住招待所,就住在生產隊的房子裡,睡木板和草地鋪。在十八天當中,他與基層幹部、群眾代表促膝談心,他在翻山越嶺、走家串戶、訪貧問苦中了解實情,果斷作出解散天華大隊公共食堂的決定,還開創性地提出了“十個一”的新農村建設思想。從劉少奇同志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他順應群眾意願、尊重群眾首創的政治胸襟和遠見卓識,為我們提供了一切依靠群眾的寶貴工作經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廣大群眾生活在基層,接觸最廣、感受最深、了解最多,自然最有發言權,其中還不乏“小諸葛”、“土專家”、“活地圖”和能工巧匠,他們點子多,辦法新,思想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在推進長沙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大提升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依靠群眾是力量之基的信念和理念,把群眾想幹的事情變成我們要幹的事情,把我們在幹的事情變成群眾積極參與、鼎力支持的事情,把我們幹成的事情變成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民生利益的事情。唯有如此,人民群眾才能充分享有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才能與我們一條心、一塊幹,把長沙建設得更加宜居宜業宜游,更加具有愉悅感、舒適感、歸屬感、幸福感。
學習劉少奇同志的群眾路線思想,要把服務群眾作為價值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