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蔣中正思鄉心切 特務專赴奉化溪口拍照上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3 00:49:09


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以蔣家之後的身份出席研討會開幕。(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3日電(記者 倪鴻祥)國民黨昨天舉辦“總裁批簽與戰後中華民國史研究”學術研討會,根據蔣中正1950至1975年4千多筆公文批簽內容發現,蔣中正十分重視情資蒐集,1962年因為思鄉,指派藏身大陸特務專程前往浙江奉化溪口拍照33份上呈,蔣中正收到後親批“存”字。

  研討會昨天在中正紀念堂中正演藝廳舉行,研討分為四個階段,分別從“總裁批簽”目錄編寫及數位典藏計劃緣由;從批簽看國民黨對海內外的宣傳與對日本學界的影響;從批簽看對外關係、戰後台灣經濟、軍事議題與情報工作;以及立法、人才培育及選舉議題。

  有關“總裁批簽”裡的軍事議題與情報工作,最引外界興趣,軍事議題由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李君山主談;情報工作由黨史館主任王文隆主談。

  王文隆表示,1949年後,蔣中正身兼“中華民國總統”及國民黨總裁,如何“保台”是最關注的問題,因此蒐集足夠情資、掌握訊息動脈就是蔣中正相當關注的要項。遷台後的敵情工作大致分為敵後情報呈報,包括中共交通建設、敵後破壞工作、中共地方訓練、閩粵防範國軍反攻、中共軍情概況、心戰宣傳等;這些在“總裁批簽”裡都有記述。

  敵後工作有時會採用偽裝出版品的擾敵行為,常假借的身份有《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人民出版社等;還因為印刷技術不錯,以假亂真,獲得美方稱許。另有一說指這項擾敵招術是美國情報單位教授,王文隆表示這部分還需要其他相關史料佐證。

  情報人員都以化名從事敵後工作,許多都是採取游擊行動、破壞大陸交通工礦設施影響人心,其中不乏失敗死難者,多由黨部呈報蔣中正提議撫卹辦法,由蔣批簽“可”。

  敵後人員多以吸收港澳青年送進大陸工作,或是策反大陸的官員、軍人,1962年6月5日唐縱、葉翔之呈“台(51)央秘字第083號”公文指出,“本黨敵後組織浙東工委會調查鈞座故鄉及溪口人民公社照片共33份,呈請鑒察”。蔣中正親批“存”字。

  有關軍事議題方面,李君山指出,遷台後的黨改造運動,著重在軍中發展黨組織,稱為“特種黨部”,為了體制與保密,當時中改會第二組長谷正綱與“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商議決定各級特種黨部行文均以化名為之。當時“特種黨部改造委員會”在1952年稱“鍾改之”黨部、1953年稱“黃興漢”黨部、1955年稱“周國光”黨部、後來又改為“王師凱”黨部。這就是現在“黃復興黨部”的由來。

  李君山表示,對於在國共內戰被俘歸的官兵,會先指定幹部考察3個月,沒問題才辦理黨籍清理。有關大陸游擊佈建,指出主力包括大陸沿海各外島的“反共救國軍”及滇緬邊區的軍隊;但隨著遷台日久在大陸游擊、佈建難度提高,後來也有呈報北平人心對國民黨懷念日漸消失、上海市民原望國民黨利用韓戰進行反攻現已趨向失望、收聽廣播者較前銳減等訊息。

  昨天的研討會由副主席兼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豐正、副主席蔣孝嚴、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主持開幕;“國史館長”呂芳上主持、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國史館”簡任協修高純淑主談總裁批簽目錄編寫及數位典藏計劃的來龍去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