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經濟改革存風險 中國面臨兩難困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6 00:08:25


本月9日至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記者 魚莎莎編譯報道)本月9日至12日,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受到全球不同國家、不同媒體的強烈關注。

  近日,彭博社發表社論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發表的公告引來眾多分析,現在看來中國已經意識到了經濟改革的必要性,但如何在改革的同時保證民眾滿意度,並確保政權的穩定仍舊是個兩難困局。文章編譯如下:

  剛剛舉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可能是近年來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規劃會議。

  現在,中國領導人已意識到中國經濟需要改革,想必也在剛剛過去的幾天內進行了緊鑼密鼓的討論,但是單從會後公佈的公報,你卻很難判斷出這一點。

  一般而言,政權更替後,中共三中全會是非常重要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之前,政府便告知,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將不亞於十一屆三中全會。而此前,十一屆三中全會,介紹了中國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方案,隨後引發了中國經濟超過三十年的驚人增長。
 
  像往常一樣,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發表的公報引來了眾多分析,儘管這個公報傳達的信息很可能毫無意義,大家也還是試圖從文件裡面解讀出新的政策信號。公告中說,中國承諾讓市場在經濟社會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一些評論者認為,這標誌著中國市場化改革正在加速,而也有另外的聲音認為其改革進程已停滯。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編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