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在港內地生人均蝸居不足7平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4 09:15:39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提起本港大專院校的非本地生,港人十居其九會想到內地生,認為他們來港爭資源,甚至搶高房價雲雲。這是想當然還是事實呢?在本報與教聯會合辦的教育沙龍上,一項調查顯示在港內地生人均居住面積低於70呎,卻需每月承擔三千至五千不等的房租,當中七成從中介而非學校服務機構處瞭解租房信息。 

  據香港大公網報道,香港開始招收非本地生以來,租房僅是他們面臨眾多問題中最好解決的一個。沙龍講者各自就在港非本地生尤其內地生遭遇種種困境、迷茫、質疑與挑戰時,學校及社會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展開討論。 

  內地生聯席在今年9月4日至10月25日期間,在本港11所高校(八大資助院校及樹仁、珠海、公大)調查內地生住房情況,收回388份問卷配合定量訪談。甯潤東表示,調查顯示近六成內地生每月租房金額在3000至5000港元,與政府公佈的平均房屋月租一致。不過,內地生大多以三四人合租單位,人均居住面積約在70尺(不到7平方米)以下。 

  月租約3000至5000港元 

  “大部分同學對居住情況比較滿意,但是每個月付出三千至五千港元租金,卻只能住70尺以下,這個還是比較艱難的,空間上給人的感覺並不好。”甯潤東指出,調查中有個特別現象,七成內地生從房屋中介處獲得租房信息,僅一成由學校學生服務部門瞭解相關資訊。多數學生求助房產中介因為中介能提供最多相關資訊,且較專業。但他認為,學校學生服務中心在此環節所扮演的角色甚至不如學生自發資助的服務機構或社交網絡,讓人有些意外。 

  “對內地生來說,學校本來應起到作用,但(學生)卻沒有從這裡得到幫助。”甯潤東說。他不認為院校在學生租房事宜上無所作為,作為港大學子,他介紹在港大學生事務處網頁上有豐富房源信息。“他們(院校)沒有把這些信息有效傳達給內地生群體,這個傳播並不是個複雜過程。”他表示若各院校在咨詢傳達上有進一步努力,對內地生來說將是巨大幫助。 

  租房信息來自房屋中介 

  住房對非本地生來說是一個具體問題,他們通過房屋中介、社交網絡等可比較順利的解決。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香港,面臨更大的是身份認同的困境,中文大學學生事務處處長梁汝照透露,有很多內地生到學校心理輔導中心尋求幫助。 

  作為“過來人”,李曉迎於2007年來港讀研究生,目前在香港某中學任教。來港近七年,他仍舊不覺得自己是“香港人”,“工作後我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是‘我是誰’,可能每一名留在香港工作的內地生都不太能清楚回答這個問題。” 

  李曉迎說,工作後拿到香港身份證,過關可走自助通道,“好想覺得自己是香港人了。交稅時也很優先,有退稅,但(政府向十八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發六千塊就沒有份了。其他待遇呢?就什麼都沒有了。”他打趣稱,說不好自己是不是香港人,還好現在有個新名詞叫“新香港人”,不知自己是否屬於這類人。 

  李曉迎表示,自己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雖然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瀏覽本港新聞,但沒有特別學廣東話,說普通話參加各種活動,“我現在生活習慣在變,回家(家鄉瀋陽)以後發現城市也變,現在真的很難找到自己的身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