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謝長廷找到出路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1 09:08:05


 
  謝長廷去年以幫民進黨找出路,一馬當先展開民共交流、對話。他主張“憲法各表”和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做區隔,強調“憲法各表”表示兩岸兩憲都是合法,依“中華民國憲法”有特殊關係,是比較符合現狀的。他認為民進黨如果要重返執政,兩岸政策要有所調整,並且做到“台灣人民滿意、美國能接受、中國能忍受”的目標,尤其朝野兩黨的競爭應該放在內政問題,不要在國家認同的意識型態上打轉。

  他的論述雖然在黨內有爭議,但卻是民進黨天王中最中肯也願意公開被檢驗、負責的主張。尤其面對中國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事實,民進黨不能再上演逢中必反戲碼,坐視兩岸交流由國民黨壟斷所有資源和資訊,當然對民進黨不利。何況民進黨曾經執政8年,當然清楚兩岸和解對台灣在國際、內政上的影響,如果朝野一再在國家認同的意識上打轉,只是讓台灣不斷內耗而已。 

  文章指出,謝長廷去年的大陸開展之旅,整整晚了12年。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他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是高雄市長,主張“高雄與廈門是同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以“憲法”一中概念要訪問大陸,卻硬是被陳水扁擋下。接著扁政府的兩岸政策是沒有一中原則、沒有九二共識、正名制憲、“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一邊一國,搞得兩岸關係緊張、對峙。 

  政治上搞對立,經濟上也讓企業吃盡了苦頭,2001年台積電、聯電掀起的8吋晶圓廠是否登陸問題,朝野間從“國安”、技術、資金外流各層面爭論不休,當時大陸技術不行,必須靠國外輸入,優先考慮給台灣的廠商登陸,結果在扁政府“積極管理”的兩岸政策下,反對“縱虎西進”,吵到2006年底“經濟部”才核准登陸,也坦承時機稍晚,因為各國已經搶先登陸,只好自我安慰台商可以力挽狂瀾。業界很清楚以台積電的本事如果及時開放,或許不會有今天三星坐大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