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魯迅的意義:文化追求是難以替代的精神資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3 11:38:33  


 
  當前文化建設的一個明顯偏向是過分注重文化的經濟功能,遠離以人為本的文化的根本。因此,魯迅給當前文化發展的第二個啟示是關注“人”的建設,將“人”作為社會存在的根本。如果作為文化的核心的人“立”不起來,文化發展將不可避免地走向空殼化

  首先,魯迅強調文化創造中“人”的存在。在一個充滿焦慮和困擾的社會裡,個人精神關涉整個民族的命運。所以,魯迅認為,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只有明白了人的存在價值,中華民族才可能完成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

  其次,魯迅注重文化建構中個體精神的和諧。文化發展並不是製造各種社會矛盾,形成新的階層對立,而是創造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在於每個人內在精神的和諧,而文化正是精神和諧的潤滑劑。當前的文化發展要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精神需求,因為,人的需要是文化創造的動力,文化原創力正是蘊藏於人的各種需要之中,人的需要為文化創造奠定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和精神根底,只有那些從人的需要出發而進行的文化活動才能真正地實現人的內在精神的平衡。

  第三,魯迅追求文化創造中的個體道德力量。文化建設是為了創造人與人相互尊重的社會環境,從而完成一個民族的普遍覺悟,這就是魯迅所說的“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覺近矣”。然而,在當前的文化發展過程中,一些領域卻存在著“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的現象。因此,文化建設應當注重個體道德的培養,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發展的方向。以人為中心的,文化也因此能夠成為一個民族的道德力量,促使每個人向善,對人的精神品格具有內在的提升功能。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既為社會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也為當前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近年來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實施又使文化建設成為當前經濟提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建設“以人為本”的文化,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魯迅為當前文化發展留下的第三個啟示,是文化選擇方法上要“為我所用”,而不是喪失民族文化的“本性”

  在全球化時代,互聯網將整個世界連成一體,整個地球似乎變成了一個村莊,彼此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面對一個開放的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發展都不可能是封閉的,只有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本民族的文化發展才能夠獲得新生。在與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中華民族如何能夠做到既與其他民族文化有效融合,又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拿來主義”不僅是針對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繼承,也指對外來文化的選擇和吸收。在當前的文化建設進程中,魯迅文化選擇上的“拿來主義”態度昭示我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