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辦豪宴村官因徵地發家 住別墅開豪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3 09:52:45  


 
  村民曝村官發家史

  通過百度地圖尚能檢索出“清河營村”,但記者發現,原先這個村莊的地盤上現在坐落的是眾多小區樓盤和一些單位。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村意義上的“清河營村”,已不複存在。

  有村民告訴記者,有900多戶1700多口人的清河營村原有土地5000多畝,現在被征用開發剩下的只有1000多畝了。自從2006年村莊被拆遷,村民們分散居住在廣華居、蘊實園、回龍觀等多個居民小區。

  有村民向記者介紹說,今年48歲的馬林祥初中畢業,從小家裡窮,但自從當上村幹部之後,伴隨著奧運工程和村裡的土地被征用,他就開始發家。

  該村民告訴記者,國家建奧運村時把挖出的土一部分卸在了清河營村的地上,一車給卸土費40元、50元到100元不等,一天一宿1000多車,從2003年一直到2006年清河營村開始拆遷,村裡幾千畝的地上被卸了一兩米高的土,卸土費數目可觀。

  然而,村民們發現,村裡的卸土收入卻只有區區40萬元。有村民找出了一份2006年4月20日來廣營鄉政府給幾個信訪的村民答覆意見書給記者看,上面這樣答覆:“卸土面積共150畝,2米高,共收入40萬元”。

  村民李明祥(音)告訴記者,他承包了村裡三四十畝的魚坑搞養殖,2003年的時候,一群人要往他的承包地裡卸土,他不同意,沒想到,夜裡就被幾個人拿刀砍了,手指頭被剁了,頭上縫了很多針。他向派出所報案,派出所給了他兩萬元錢,至於這錢是從哪兒來的,不讓打聽,不讓提,至今案子沒破。

  記者採訪期間發現,與記者原來想象的差距甚遠,清河營大部分村民生活並不富裕。有村民對記者說,退休的現在每月只有1300多元,被轉工安排上班的,幹的也多是清潔工之類的工作,一個月全加起來也就是兩三千元,而村幹部的家屬都轉工安排到了工資和福利待遇好的崗位。

  記者從一份北京市住建委2010年10月13日給清河營村一位村民的信訪答覆意見書上了解到,政府2008年批覆同意給清河營村符合經濟適用房購買條件的被拆遷居民提供300套回龍觀的經濟適用房。

  然而,村民們卻向記者反映,通過與拆遷戶簽訂陰陽合同騙取的這300套經濟適用房,其中的100多套賣給了村裡幾十戶村民和外遷戶,剩餘的100多套則讓村幹部轉手賣給了親戚朋友和與清河營村沒有拆遷關係的外人。

  有村民提供給了記者一套“陰陽合同”——兩份《北京市住宅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記者注意到,這兩份補償協議上拆遷人和被拆遷人以及被拆遷房屋地址,還有簽訂日期都一樣,但拆遷補償款、補助費合計數字不同,一份填寫的是“1128730”元,另一份則填寫成了“413359”元。

  村民們向記者解釋說,因為當時的政策是補償安置費等合計不能超過45萬元才有資格申請經濟適用房。

  由於直到10月22日發稿時還聯繫不上馬林祥,記者一時無法跟馬林祥核實有關情況。但據媒體報道,馬林祥在10月8日接受有關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的收入都是合法的,不怕組織調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