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腕帶,異軍突起
在手腕式智能設備的競賽中,出現了一匹黑馬,它就是佩戴式的健身追蹤器。實際上這個類別出現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在過去的幾年裡得到了迅速發展。不過它們的最終目標似乎跟我們通常理解的智能手表的最終目標相差很大。
健身腕帶可以用來記錄跑步時間,也可以提供其他幾種有用的功能。關鍵的一點是,你使用健身腕帶的時候,不需要那麼依賴智能手機,而且也少了很多社交媒體消息提醒的打擾。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兩點都很理想。
當然,你無法在健身腕帶檢查Twitter消息。但是它可以培養你的好習慣,幫助你達成跟運動有關的目標。而這方面,其他產品提供的健康跟蹤服務可能華而不實,但Fitbit和耐克卻有專門為個目的設計的、完整的軟件套件。
它們擁有運動愛好者社區,讓你跟同好者交流互動,並看看自己跟別人之間有怎樣的差距,而達成一定的目標就可以獲得成就勛章,這種遊戲機制簡直就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
Fitbit的第一款腕帶Force可以用來看時間,也可以量化你為過上健康生活做出的努力,所以它也是有資格被當作一款智能手表來看待的。
Fitbit和耐克腕帶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們已經圍繞自己的硬件建立了生態系統。從根本上說,它們為你提供的東西,不是你能從手機上,或是隨便在網上搜一下就能獲得的。它們為你日常的、平淡的、甚至無聊的活動提供了意義和背景。有些人可能會把遊戲化機制視為一種廉價的伎倆,但Fitbit和耐克FuelBand擁有很多滿意的用戶,對於這些人的生活來說,健身腕帶具有真正無虛的價值。
仿佛是為了強調這個細分市場的活力一樣,阿迪達斯也剛剛發布了智能健身手表miCoach Smart Run。下個月,這款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432元)的,擁有GPS、心率監測器、媒體播放器、計步器,以及彩色觸摸屏的跑步跟蹤器就會上市發售。就像阿迪達斯的競爭對手一樣,它也會將用戶帶到該公司基於web的miCoach訓練平台上,完全不需要跟智能手機同步。
那麼蘋果呢?
對於iWatch而言,成功的配方肯定開始於蘋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軟件生態系統。iPod nano大受歡迎,早在2010年就被套上了你的手腕,原因並不是它為了成為一款出色的腕表而做了專門的設計,而是因為它可以跟iTunes同步,這就足以吸引到不少人了。
利用多年來已經建立的用戶信任,蘋果可以很容易地把健身跟蹤軟件添加到它的iCloud套件中。目前有傳言說,蘋果有一組絕密的生物和健身專家團隊,其中一些來自耐克的FuelBand團隊。如果這條傳言屬實,蘋果iWatch的方向已經可以大致勾勒出來了。
除此之外,讓iWatch保持獨立性,不那麼依賴iPhone,也會有一定的益處。但是,iWatch真正能吸引大家的,是它作為iPhone完美附件的特性。要做到這一點,蘋果需要在功能跟續航時間和定價之間小心權衡取舍。可能就是因為這個任務難度太高,我們還現在都沒有看到iWatch現身。
正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所說的,“要說服人們,讓他們相信必須佩戴什麼東西,這個東西必須好得不同尋常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