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社籲“去美國化” 言辭犀利令美媒吃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6 11:08:39  


美國聯邦政府雇員13日在美國會大廈前抗議政府停擺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據《參考消息》報道,外媒稱,中國對華盛頓的財政僵局威脅全球經濟感到心煩意亂,呼籲應取代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並建立一個“去美國化的世界”。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0月14日報道,中國還呼籲結束美國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產生的“惡性僵持狀態”,並結束政府部分關閉的狀態,稱世界需要另一種儲備貨幣,如此各國可以自保,“免受美國日益加劇的國內政治動蕩波及”。

  報道指出,大多數國家持有的外匯儲備是美元,因為美元被視為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約擁有1.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中國擔心美國沒能提高債務上限會對其持有的美國國債產生影響。

  報道稱,隨著17日——這一提高16.7萬億美元債務上限的最後期限逼近,在華盛頓政治人士仍遠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中國國家通訊社13日發表了一篇言辭犀利的評論,批評美國領導層。

  新華社在英文評論中說:“既然美國兩黨的政治人士仍在白宮和國會之間搖擺不定,沒有達成可行的協議,讓他們自我吹噓的政體恢復常態,也許現在對迷惑混亂的世界而言是好時機,開始考慮建立一個去美國化的世界。”

  報道稱,中國的擔憂得到了全球經濟官員的響應,他們擔心美國沒能提高債務上限將產生的影響,這可能引發有史以來聯邦政府首次廣泛地拖欠債務。

  報道指出,在就伊拉克戰爭和全球的軍事活動抨擊美國的同時,該文將其主要火力對准了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

  新華社呼籲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在這種秩序下,“所有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其重要利益都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得到尊重和保護”。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15日報道,美國的財政僵局令全球市場受到衝擊。隨著達成債務協議(可避免極具破壞性的美國政府違約)的最終期限臨近,市場不安情緒升溫。

  報道稱,現在市場需要考慮另外一個令人不悅的消息——比評級下調更令人擔憂,比政府自動減支的影響更大,那就是新華社呼籲世界“去美國化”的評論文章。

  新華社稱,儘管美國努力就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觀念性分歧達成妥協,但政治僵局仍然持續,這意味著取代“美式和平”的時機已經到來。

  報道指出,剔除言語中的誇張語氣,這篇評論或許還有很多同情的成分在裡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15日報道稱,在距美國債務違約最後期限只有幾天之際,中國13日表達了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沮喪,稱是時候考慮建立一個“去美國化”的世界秩序了。

  報道認為,新華社的這篇評論可能會令華盛頓許多人感到吃驚,但是中國的沮喪之情凸顯出關鍵的一點:雖然中國希望將其外匯儲備多元化,但是中國政府出於政治和經濟需要還在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只要美國的國債能促進中國的增長和穩定,中美兩國間的密切關係就將繼續下去。

  另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0月14日報道,隨著美國可能出現拖欠債務的時間流逝,華盛頓的政治僵局令中國失望,擔憂日益增加。中國仍是美國政府債務的最大持有者。

  據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的一篇措辭強硬的評論,此次危機表明,中國及世界其餘國家和地區應該開始“去美國化”。

  不過,報道指出,中國金融界的反應還未到恐慌的程度,許多人相信最後一分鐘的談判將解除危機的導火索。

  報道稱,中國內部的挫敗感鼓勵人們進一步探討各種措施,比如對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進行多元化。

  但許多人承認,現實是,美國和中國不可阻擋地纏繞在一起。

  中國專家說,對於所有“去美國化”的言論,馬上擺脫美元是不太可能的。儘管中國經濟學家說,不顧目前的危機,多元化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是個好主意,可是只有漸進地實現,否則可能出現不穩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