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習仲勳傳》涉及中央絕密檔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4 16:43:44  


 
  傳記從他家庭的遷徙開始,1888-1889年,習仲勳的爺爺帶著他伯父、姑媽逃荒來到了陝西,當時的社會、人文、政治、經濟特點都做背景作了介紹。 

  “一些敏感的事情,習老書面答覆過” 

  《21世紀》:上卷時間節點為什麼到1949年呢?

  賈巨川:最初的想法是出一本四五十萬字的書就可以,就像彭德懷傳記一樣,四五十萬字也寫得非常精彩,但是上卷的稿很快就完成了,完成後下卷的事情涉及非常多,比如說1952年他在新疆與王震也有一些敏感的事情,54年跟高崗的事,59年彭老總的事,62年他的事,後來他平反擔任了廣東省委書記,這些文卷當時習老健在的時候就寫出來了,絕不是2008年才開始的。當時習老審閱過還給了書面答覆,那時沒想分上下卷,當時就覺得哪些材料掌握得充分,比較成熟先把它寫出來,當時是分段寫的,有些人是不認可的。齊心大姐(習仲勳妻子)比較喜歡我,1996年第一次見到習老,當時我也比較小才45歲,他的秘書年紀都比較大,齊心大姐把我拉過來拉過去,老跟著她跑。 

  上卷寫完後,我和齊心大姐、當時陝西省黨史辦的領導在一塊商量溝通,當時覺得先把寫好的上半部分先出版出來,下卷經過時間推移慢慢出來。當時也有人認為寫傳需要經過沉澱,比如習仲勳與胡耀邦的傳聞,我查過有關檔案,關於那一段是絕密的,中央根本不讓任何人查,胡耀邦下台,有人傳習仲勳發脾氣,檔案上都沒查到。我認為沒有這個事,但有沒有同情,這個肯定有。我寫的時候都有兩個源頭,一是文獻資料和口述資料。 

  《21世紀》:下卷初稿你參與了哪些部分?

  賈巨川:下卷是2008年啟動,2008年我在華山腳下寫作的,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2009年底完成了寫作,但是下卷的部分內容在上卷寫作時就完成了,比如1962-78年他16年的蒙難,習老在世的時候就看過,還給我寫了回信,這部分內容在2002年以前就完成了,原來就是一本書,後來發現材料多了,新中國成立後牽涉到的重大問題、原則問題較多,考慮到審查問題,就分了兩段出了。我給他們交了3個稿子,就變成了下卷。後來我又修改了一個工作稿三五十萬字,最後又給了他們一個完整的終身稿。 

  我寫到習老去世,最後一章就是習仲勳魂歸故里,下卷的書稿也是我完成的。準確地說就是他們把我的稿子做了些修改,怎麼改的我就沒看,他們說他們編寫組派了多少人下來調查,我說不能搞來料加工,但這裡恰好有我寫得滿意的,他們可能用了;我不滿意的正在修改,想修改也進不去了。 

  當時傳記由陝甘寧新京廣、中央檔案館等單位協同完成,由陝西牽頭,黨史傳記的寫作是個研究的過程。寫傳的人也要像科學家一樣實驗、投身,去他生活過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