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交部:部分歐洲國家對華人遭搶盜案偵破較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3 09:15:13  


 
  相關

  專家建議中歐做“遠親”

  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十周年。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合作舉辦的以“中歐夥伴、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中國企業走進歐洲”論壇10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舉行。與會代表就歐洲經濟形勢、投資法律法規、文化傳統、企業公共外交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國務委員楊潔篪十分關心此次論壇,希望參加論壇的中歐各界人士坦誠交流,增進理解,共商合作,為推進中歐關係進一步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李肇星在論壇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企業走入歐洲不能是一錘子買賣,要鍥而不舍地堅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中歐之間做遠親會更好。她說,“近鄰非常好,但是因為有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糾葛,總是親不了,總有摩擦,但是遠親非常好交,可以走得非常親。所以歐洲如果開放一些,使我們的企業能夠順利地公平地進入歐洲,它的市場會很大。”

  前蘇黎世世界銀行北京首席代表劉志勤對歐盟和歐洲宏觀經濟不太樂觀。他舉出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上個月去瑞士和德國出差連續多次遭遇火車晚點,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在當地的五星級酒店,30年來第一次丟了行李。“當時不得不感嘆‘歐洲老矣’”。他認為,如果歐洲將經濟復甦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中國能夠大量購買自己的商品,恐怕永無出頭之日。

  與會專家代表多次提到高福利政策拖累了歐洲,不過英國經濟學家羅思義認為這是一個誤讀。“歐洲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是德國,最差的是希臘,可是在危機中德國表現非常好,希臘卻很糟糕。這說明福利制度並非罪魁禍首,事實上最關鍵的問題是投資水平太低和缺乏政治一體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