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日本建“亞太版北約”?妄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0-23 00:23:28


 
  安倍上台之後,在東南亞投入了很多戰略資源。日本高官頻頻訪問東南亞國家,還大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聯繫,試圖以經濟利益拉攏東南亞國家。但日本的這些伎倆除了得到菲律賓的附和之外,並無更多的東南亞國家迎合日本。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風險的冒險之招。更何況日本呢?借助日本的經濟實力發展自身經濟當然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投入日本的懷抱,對抗中國,恐怕並不是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所想要的結果。並且近年來日本經濟頽勢難以扭轉,中國反而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遠遠大於日本。因此,日本借助經濟利益引誘東南亞國家組建反華聯盟根本就不現實。

  誠然,中國新領導層上台之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趨於強硬。但中國的強硬並非強橫。此次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亞峰會上直面南海問題,並明確表示,中國政府尊重航行自由;爭端應通過直接當事方談判與協商解決,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框架下繼續就制訂“南海行為準則”開展磋商。這表明中國並不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以外的方式來解決南海問題。並且中國還顧及到了東南亞國家對於南海航行自由的擔憂,指出中國尊重航海自由。換言之,中國在南海的強硬舉動並不會威脅到該區域國家在南海的航行自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並不是為軍事鬥爭做準備,而是中國行使主權,保障主權的防衛措施。

  日美一直渲染中國在海洋領土爭端中的強硬舉動,鼓吹中國的強硬措施對東南亞國家的國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並以此為契機,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交流。此次李克強在東亞峰會上用筷子形象地比喻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安全關係,並表示,每個峰會成員國對地區的安全穩定都負有責任。分析人士認為,李克強的表態表明,中國開始將區域安全共同體的概念應用到東南亞區域。中國的這一新概念必將引起東南亞國家的熱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安全互信也將進一步提升,這將不可避免地壓縮日美拉攏東南亞國家組建反華聯盟的空間。

  此前,日媒大肆渲染《美日澳聯合聲明》,以此向外界展示美日澳強硬的盟友關係。日媒也由此聯想到將澳大利亞引入反華聯盟。但澳大利亞與中國並沒有直接的分歧與矛盾,澳大利亞完全沒有理由放棄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機會,轉而與中國搞軍事對抗。至於印度,有選擇的競爭與有限度的合作一直都是印度對華政策的核心,印度斷不會加入反華聯盟,直接對抗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