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貿區的一個入口。 |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30日載文《中國再度對上海寄予厚望》,摘要如下:
新掛牌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也許最終能夠讓中國領導人關於將上海建成可與香港和新加坡比肩的全球金融中心的願望成真。
或者也未必。
位於長江入海口的上海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歷史上曾在19世紀作為連接中國和歐洲的港口(尤其是在1842年《南京條約》簽署後),現如今又成為當代中國的金融中心。
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就制定了上海的長期發展藍圖。中國政府認為上海是一個能夠在國內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重要沿海城市。
1992年,鄧小平考察上海浦東新區後,一場緊鑼密鼓的城市改建活動隨之啟動,上海的金融和外商投資活動再度升溫。
同一年,中國共產黨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稱,希望將上海建成能與紐約、倫敦和東京比肩的全球主要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
自那以後,上海發生了快速轉變並升級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不過,由於中國大陸市場的資本流動和匯率走勢受到嚴格管制,上海在全球的影響力有限。
有鑒於此,中國國務院在2009年3月提議,要加大力度爭取在2020年之前把上海建成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