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蔡增家:安倍政策轉變 爭取會見習近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7 12:50:10  


“穩中求進,互利雙贏:兩岸關係新格局”學術研討會。(中評社 王宗銘攝)
  中評社台北9月27日電(記者 王宗銘)針對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台的衝突問題,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洲暨太平洋研究所所長蔡增家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改選勝利,取得長期政權門票後,日本政策已經慢慢在轉變,安倍的策略是希望今年在國際場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不奢求有真正對話,對話是明年的目標。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今天在淡江大學台北校區舉辦“穩中求進,互利雙贏:兩岸關係新格局”學術研討會。第一場次主題為區域安全與外交,主持人是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高佩珊發表論文“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分析”,與談人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蔡季廷;中共研究雜誌社研究員章旦隆發表論文“近期釣魚台主權爭議發展觀察”,與談人是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洲暨太平洋研究所所長蔡增家;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研究員劉文斌發表論文“通和或統合-兩岸緊密交流結果研析”,與談人是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童振源。

  高佩珊說,美國重返亞太、再平衡,有經濟與軍事因素背景,不只可被視為在平衡中國,更多的是為平衡區域各國對美國的依賴,也平衡亞太各國將美國的軍事存在錯誤解讀,如菲律賓對南海、日本對釣魚台錯誤的看法。

  高佩珊認為,亞洲各國該尋求如何巧妙運用美國的軍事存在,提高本國軍隊作戰能力,卻又能不與中國發生衝突,不去刺激中國與俄羅斯區域大國,尋求更大的合作空間,以保衛自身。

  蔡季廷則說,美國重返亞太的誘因是亞洲國家畏懼中國,美國可做到消極不發生衝突,但如何能積極與中、俄有區域安全對話,另外會不會與俄國一起平衡中國,有待觀察。

  對於釣魚台主權爭議,章旦隆指出,去年9月11日,日本對釣魚台進行“國有化”,中共維權轉為主動攻勢作為,日本則以美日安保為基軸,謀劃將專守防衛政策轉向動態防禦,爭議呈現長期對峙化的趨勢。但釣魚台已從日本實質控制的狀態轉變形成中、日共管的狀態。

  章旦隆說,兩岸關係趨緩,中國大陸順勢提出與台灣政府在釣魚台海域共同護漁及開採油源等合作,台灣宜在該議題持續爭取國際關注與有利籌碼,慎防國際話語權遭邊緣化,以維護自身海洋權益。

  蔡增家說,中國與日本釣魚台衝突在今年2月,中國軍艦雷達鎖定日艦事件是衝突最高峰,之後陷入僵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改選勝利,取得長期政權門票目的達到後,日本政策已經慢慢在轉變,安倍策略是希望在今年要在國際場合堵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不奢求有真正對話,對話是明年的目標。

  蔡增家還說,中國要求日本撤銷釣魚島國有化、承認存在爭議,日本對此早有劇本,撤銷國有化可回到1996年村山談話,存在爭議的問題則是採雙方組共同委員會處理模式。

  對於兩岸交流的趨勢,童振源說,兩岸交流之後,對台灣與大陸未來關係的影響是多面向的,人民的態度很重要,台灣內部的民意調查有些顯示,兩岸交流未必朝合的方向前進,也有朝分的方向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