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亞中:憲政危機浮現 可解散“立院”改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5 12:04:26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 。(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9月25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學者組成的台灣競爭力論壇今天上午針對馬王“9月政爭”召開“國會”與司法同步改革”記者會,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馬王之爭已引發憲政危機,化解之道就是在“立法院”推動“行政院長”不信任投票,馬英九如果要堅持其價值信念,可以選擇解散“立院”,重新改選。

  這場記者會由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彭錦鵬主持,與談人包括國民黨前“立委”、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民進黨前海基會董事長、產經建言社理事長洪奇昌,台大政治系教授、競爭力論壇國際戰略組召集人張亞中,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以及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等,各方對馬王政爭各有看法,但都認同“立法院”朝野密室協商應改革、司法應加強改革。

  張亞中表示,馬王之爭的原點與本質是馬英九對於反關說的民主法治價值堅持,但是由於處理的手法不夠細緻,再加上民進黨的介入、旁觀者的表態,原本的價值堅持之爭逐漸轉變為馬王的權力之爭,“行政院長”江宜樺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的立場之爭,程序是否合法的法律考量,過程是否過於粗糙的情義考量。不論其原本的爭議本質產生何種變化,“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的立場衝突,已造成原則立場衝突、政務無法推動,引發憲政危機。

  他說,面對此一憲政危機,目前馬王雙方企圖透過司法尋求程序上的正當性,也有主張雙方各讓一步,以化解或緩和目前的爭議。

  他認為,目前的憲政危機僅靠地方法院之層級、假處分方式的運用,不足以解決現有的爭議,無論假處分結果為何,均不能讓馬王陣營滿意,而其後續效應就是政務難以順利推動,而此絕非人民之福。如果馬王之間透過大老尋求和解,那麼馬英九的道德堅持必將破產,從此再也沒有道德正當性,信用幾乎破產,歷史地位極為難堪。

  他指出,要解決此一“憲法”危機,要走大路,而不是取小道或私下和解,正道是透過憲政規範解決。

  他表示,站在“行政院長”的立場,“中選會”已經註銷王金平的“立法委員”資格,“行政院”已經不承認王的“立法院長”職位,即使目前仍在法律訴訟中,但是王的院長職務正當性已經受到質疑,因而其行使“立法院長”職權的正當性也受到質疑,舉例來說,如果最後是王失敗,迄今至法律訴訟結束前,王所做的決定是否仍具有合法性或正當性?

  他認為,“行政院長”不接受“立法院長”的立場已經很清楚,因此,在法律上,江宜樺不應再出席由王金平主持的“立法院”,兩院的“憲法”危機已經攤在檯面上。依照現有的“憲法”規範,“立法院”可以表達立場,即以“不信任投票”來支持王或支持江。如果“不信任投票”通過,則馬英九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換“行政院長”,另一即解散“立院”,重新改選。

  他強調,馬英九如果要堅持其價值信念,可以選擇解散“立院”,重新改選。新“立院”反映人民的決定,一次解決目前的憲政危機,未來的政務才得以順利推展。

  張亞中表示,在西方民主國家,倒閣或解散“國會”為常態,亦是社會對重大原則性議題尋求民意支持的必要做法。民主社會不需擔心有政治衝突,當“價值選擇”、“立場選擇”等憲政層級“大是大非”問題出現時,最好的方法不是尋求低層級的司法解決,更不是尋求菁英與政黨的政治妥協,而是要訴諸人民的普遍意志,同樣的,民主社會的人民也必須學會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表態,而不是將自己的權力交給大老或司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