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坦承侵略歷史,方能贏得尊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3 14:16:34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對於中國人來說,“九一八”是整個民族的一道傷痕。72年前的這一天,日本開始了對中國長達十五年的侵略。歷史問題、尤其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是當前中日關係中無法回避的一個話題。而近一年以來,圍繞著釣魚島、戰爭認識等問題,中日關係屢現波折,日本國內政治更是出現了各種令人不安的走向。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在今年的“九一八”來臨之時,有著更多的思考。  

  中國是戰爭的受害者,但我們從來不否認,日本的普通民眾同樣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在今天的日本,在沖繩、長崎、廣島等受到過二戰戰火洗劫的地方,建有大大小小的紀念公園,訴說著戰爭的殘酷,祈禱著未來的和平。在沖繩,有一處“海軍司令部地下戰壕”遺址,這曾經是二戰沖繩戰役中一處重要的戰鬥地點。參觀者可以看到當年日軍作戰參謀們用手榴彈“玉碎”時在墻壁上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小坑,可以看到當年普通士兵在戰鬥間歇只能站著睡覺的潮濕而擁擠的空間,可以看到司令官大田實在開槍自殺前一周向海軍次官描述沖繩人民艱苦作戰情景的電報。在這裡,參觀者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悲慘。然而問題在於,是誰造成了這一切?

  在整個戰壕遺址中,沒有對這個問題的追問。遺址大門口的“慰靈塔”、戰壕內的各種展示、遊客可任意取拿的宣傳單上,一切展示內容所突出的一個主題就是:戰爭是殘酷的,讓我們祈禱和平。但卻沒有追問:如此殘酷的戰爭是如何發生的?

  在廣島和長崎,日本每年都會以唯一核爆受害國的身份舉行紀念儀式。在今年剛剛過去的這兩場紀念儀式上,安倍再次表述:“我們日本人是唯一在戰爭中遭受原子彈侵襲的國民。作為這樣的國民,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切實實現‘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並有義務向子孫後代和全世界人民不斷傳達核武器的慘無人道。”依然沒有談到戰爭的起因,依然不願意向被自己侵害過的國家和民族認罪,只是在空喊和平。日本人自己不斷以廣島、長崎核爆受害者的身份大做國際文章,但對自己的戰爭罪行卻視若無睹。這種只記得自己受害,卻不談自己曾經是加害他人的罪惡製造者的雙重標準,隱含的不正是不承認自己侵略行為的侵略心態嗎?不反思戰爭的原因,這樣的講話,說一萬遍也沒有任何意義。這樣的反思,永遠不能讓日本擺脫二戰的包袱,也永遠不能讓日本真正地擺脫戰爭。現年80歲的核爆受害者兒玉光雄在安倍致辭後即明確表示:“光說不行動,盡是些漂亮話。”

  其實在日本,有許多學者已經在相關問題上作出深刻的研究,可日本政府卻始終回避戰爭的起因問題,這就使得對和平的美好願景成為一句空而無物的口號。而對於日本本身而言,只要政府繼續拒絕真正去反思戰爭爆發的原因,那麼,無論政府提出什麼樣的擺脫戰敗陰影的口號,日本都將無法真正卸下這個沉重的歷史包袱。

  歷史與現實的碰撞是為了面向未來。在當前的國際關係現實中,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一個和平美好的未來世界。我們希望,無論是出於改善與鄰國關係的目的,還是出於日本自己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追求的“擺脫戰敗陰影”的目的,日本政府都應該秉承不回避的態度,坦然帶領人民認真反思歷史,認真反思戰爭的起因,這才是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正常道路。

  (消息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