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副區長貪污20億”的網帖引爆輿論。該網帖說,上海市某區副區長擁有住房60多套,貪污20多個億,還有十多個情婦。
3個月後,這個網帖的作者傅學勝被上海警方抓獲,他承認,網帖是捏造的,他本來要攻擊的是另一個人,在網上沒有搜到照片,才選擇了這個副區長。
“一個危言聳聽的假信息能讓官員身敗名裂。在事實查清後,即使你發幾十上百個更正帖,也很難真正消除影響。”馬懷德說。
同期被抓的還有周祿寶。他曾經參與多起“網上反腐”事件,一度被視為“反腐鬥士”。今年8月,他因為涉嫌敲詐勒索被警方抓獲。
“躺著中槍”的,還有廣州市民李芸卿。去年,她被曝擁有多套房產,並迅速被冠以“房嬸”標簽。廣州市紀委調查發現,李芸卿是一名退休工程師,非領導幹部,收入來源合法。
在反腐專家、中央黨校教授林喆看來,網絡上經常使用的人肉搜索式的反腐模式,容易傷及無辜。
而實際上,網民反腐,貢獻並沒有想象中大。
記者粗略統計,2008年至2012年,通過網友論壇、微博舉報從而引發較大關注的案件有50件左右;而同期中紀委監察部則收到網絡舉報30.1萬件次。
“經濟領域等隱蔽的深層腐敗,是民間反腐難以觸及的‘盲點’。”馬懷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