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治王關說後續推演與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2 12:02:58  


  作者:陶文慶 (江蘇南京 教育工作者)

  台灣政壇陷入“關說”風暴:台灣最高檢察署特偵組稱,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因涉一背信弊案,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向“法務部長”曾勇夫及台灣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關說”,對柯建銘案不再提訴。而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就此強硬表態,關說案是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接著,國民黨考紀委決定撤銷王金平的國民黨黨籍。但王金平稱自己並未進行關說,只是在安慰柯建銘,並請曾勇夫“幫忙處理”。王還憑藉自己的人脈、經驗,申請司法假處分暫時保全黨籍成功。
 
  事至於此,今後會怎樣?人們應該怎樣?
 
  這裡以為,推演今後,或可有如下可能:長期膠著,漁翁得利;得“法”讓人,主動請辭;互相理解、各道其歉,握手言和;分道揚鑣,馬下他下......

  以下擬分別簡析之:
 
  長期膠著,漁翁得利。現在看,這是十分可能發生的。不過,據台媒體分析,以國民黨和王金平的訴訟來說,因無法核定訴訟價額,依法可打到三審“最高法院”。在該案重大且受矚目下,法界估計,若一切順利,恐怕得花個兩、三年才能定讞。如果是這樣,國民黨及藍營恐怕難以面對其損失,2014和2016國民黨和藍營都將在這個爭議中煎熬,何談選舉得勝?
  
  得“法”讓人,主動請辭。王金平如今已經得“法”(通過司法暫時保全了;此回合應用得“法”成功),而其如果顧全國民黨和藍營的大局,不利用自己現在的好牌繼續周旋,不讓自己成為綠營可資利用的棋子。正如有分析所指,在做人和黨內以及整個社會上,會留下光環,也會讓人包容其尚未被發現的錯誤。但,這可能性,現在難說,似乎不合王的一貫做法和性格。
 
  互相理解、各道其歉,握手言和。從現在看到的情況說,馬王各自可能都有不當、錯失。王雖否認,但關說看來是有,雖然要等最後司法裁定。而對馬方,人們也許能夠理解馬英九的憤怒。畢竟,如果連出身執政黨的“立法院長”都難免打招呼徇私,那普通人怎麼還可能會對國民黨、對法治有信心?但是,馬英九先生還是也太急了一些?要克服一種劣質風俗,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不,馬英九儘管啟動的是國民黨內部紀律程序,但以行政首長施壓立法機構首腦,難免有行政權威逼立法權之嫌;加之台灣藍綠壁壘,此況難免給綠營留下政治操弄空間(且在製造話題影響輿論方面,民進黨的業務能力是精通強大的!)。事實上,針對這次王金平關說證據系監聽所得,已經出現台灣“水門”案的說法。如一位國民黨“立委”所說,“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監聽必須以特定事項為範圍,特偵組這次“意外監聽”,已經違法;特偵組甚至還先向“總統”報告監聽譯文,也違反“刑法”洩密罪。特偵組查到關說,應該先將該案交檢察官起訴,等到檢察官起訴確定,關說事實才算成立,現在王金平卻因此先被指控關說,未審先判。且還有小題大做之指:五六年前連“前總統”都還捲入貪腐,怎麼一轉眼就發展到了連領導人為了某個案子打個招呼都無法容忍的層次了?台灣地區的政治清明居然已經可以和丹麥這種素以廉潔著稱的國度比肩了嗎?再說,現在的台灣以及國民黨,可能更需要調息和靜養。馬英九先生掀起如此之高的政治風浪,時機合適嗎?台灣經得起嗎?
 
  故而,或許還是星雲大師所盼,有其合“情”(主要不是感情,是情勢)、合理性:握手言和。互相理解、各道其歉,握手言和。看近日一些報道的標題,此種可能或許存在:《馬英九:仍會稱王金平“王院長”》《重回立院 王:願在馬總統領導下》。
 
  當然,此爭源頭因柯建銘背信案而起,也有調查清楚,分清是非之必要。究竟是否關說?若系關說,其合情不合法乃至違法的程度和危害,及就此抑殺關說風氣,也應有說法。
 
  分道揚鑣,馬下他上。王另組黨,長期拖累,使國民黨或馬本人因不能有效領導而主動下“馬”,由其他人選領政。這種可能性或許不大。而蘇貞昌擬提案彈劾馬英九,呼籲王協助。此與傳蔡英文搭檔王金平參選2016同理。——蔡就此說:別害他(王)了。或許,應對蘇貞昌和民進黨說,籲王金平幫忙彈劾馬,也可能害民進黨自己吧。民進黨做鷸蚌相爭中的漁翁、乃至挑撥者,這種得利,也未必光彩、持久。
 
  分析如上,寄語台灣,為今之計,在於選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