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汽車限購令被效仿 25個城市15年或限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7 10:19:03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城市經濟研究室主任劉治彥告訴記者,未來10年內,我國2億多人口會快速城鎮化,大城市將會繼續膨脹,而地鐵建設的速度和公交體系的改善需要時間,供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大。

  “搖號既不是一種政府行為,也不是一種市場行為,可以說是一種天命行為。”劉治彥表示,“搖號”政策,更像是一種“運氣”和“概率”的選擇,可能更易於為中國人所接受。即便是通過“計劃”來調控總量,政策仍不能離開公平的原則。

  陳艶艶認為,許多低收入人群或會因牌照拍賣而無法獲得道路使用權,而有財力的高收入人群並不一定是需求的最緊迫者。

  針對一二線城市推行“限購”的政策傾向,陳艶艶認為,地方政府不顧自身實際,盲目照搬“北京經驗”,交通建設規劃機動化,實在是“城市病”的重大隱患。地方政府並不是在限購政策上“走上了北京的路”,而是限購之前,其城市發展模式就已經在效仿北京。

  政府“惰政”治標不治本

  為什麼要限購?主要理由無外乎緩解交通擁堵和提高空氣質量。

  然而,限制住了需求,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產業組織研究室主任劉戒驕向記者指出:“城市的交通擁堵有很複雜的成因,和汽車保有量多有關,但不能簡單地歸因於車多。”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全國汽車咨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張志勇以北京市為例分析:北京市限購政策實施以後,每年的汽車牌照增加量被控制在24萬個,雖然新車牌照的增加數量比原來大幅減少,但是畢竟還是在增長。也就是說,過去一年造成的北京市交通的壓力,實施限購政策以後,這種壓力並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分解到更多年份產生。限購,完全是一種典型的“惰性施政”的表現。

  “汽車限購是不合理的,這損害了老百姓的權利。”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主任李堃向記者表示,汽車限購政策只是一種簡單的行政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地方政府的一種“惰政”,或許短期內有明顯效果,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擁堵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