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奇跡“第二季”要靠政府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6 09:31:29  


 
  這三種動力機制的盛極而衰,難免會導致中國經濟下行,直到新的動力機制能夠上升增強,超過其下行的壓力,中國經濟的第二季才可能真正到來。這麼強大的新動力機制從何而來呢?要從更合理、更公正的分配,要從更精簡高效的政府,要從充分釋放民間創造活力中來。 

  未來能夠形成強大的新動力來源的包括並不限於以下幾個:政府職能發生根本轉變,由現在的全能管制型投資政府真正轉變為有限責任服務型政府。其成功的標準是公務員精簡分流50%;政府自身開支減少50%;政府投資減少超過80%,基本退出投資功能——政府投資早已被證明是低效的。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轉向投入教育、醫療和養老等社會保障;以及民間無法承擔的重大科技創新、新興產業扶持等。土地和礦產的主要收入轉入社保基金,按照中國憲法,土地和礦產資源是天賦的,屬於全民所有,然而現在這些收入被地方政府和資本占有分享。在給予經營者合理回報之後,只有將主要的利潤部分轉入社保體係,才能保障社保基金可持續支付,才能解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可以大幅提升中國內需水平。
 
  金融業中下層對民間全面開放,公示準入標準,實施核準備案制。現在雖然對民營企業辦銀行開了一個口子,但是採取的還是審批制,因而開辦金融機構的成本就低不了。
 
  創辦多家的交易所,包括民營交易所,鼓勵它們相互競爭,採取最嚴格的監管制度——舉證責任在辯方和集體訴訟,杜絕莊家操縱,從而使證券市場成為真正的競爭性市場,大幅提高資本的有效配置能力,不再讓未來的“百度”和“騰訊”只能到美國上市。
 
  誠然,這些改革都是對既得利益的再分配,均會面臨極大的阻力,這其中的核心是政府體制改革。比如,鼓勵交易所競爭,這就意味著打破交易所國有官辦的壟斷,證監會只剩下監管功能,IPO審批制被取消等;金融業的核準制開放,意味著銀監會的審批制被取消,只剩下監管功能。
 
  故此,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動力再造,必須先從政府轉變職能、政府提質增效開始。否則,任何其他的改革都將事倍功半,或者碰壁而返。如果行政體制改革不能獲得明顯成效,當前經濟的短期反彈,難以構成中國經濟奇跡第二季的長期可持續動力。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