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戰火已消弭 美國不該過河拆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3 00:08:00  


美國世貿中心遺址亮燈幾年“9·11”事件12周年(網絡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記者 楊天編譯報道)美國華盛頓、紐約等地11日舉辦一系列悼念活動,紀念“9•11”恐怖襲擊事件12周年,美總統奧巴馬等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出席活動並向遇難者致哀。這場災難也引發了美國之後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事。此時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主要戰事已基本結束,美國在阿富汗也進入了全面撤軍階段。但戰爭時期幫助美國的阿富汗人和伊拉克人卻遭到美國的遺棄,身處險境。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刊登美國籍伊拉克第二代移民山特•沙赫里根(Shant Shahrigian)文章。作者以自己的家族歷史為線索,介紹了曾為美軍工作的阿富汗人和伊拉克人的困境,並呼籲社會的關注。文章全文編譯如下:

  正當我們緬懷“9•11”的死難者時,另一個關鍵性的時刻正悄悄到來,卻很少有人關注。那就是伊拉克人的簽證計劃到期日,這些人曾經給予了美國莫大的幫助。

  也許緬懷“9•11”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讓這些戰爭時期還勞心勞力地幫助美國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人民最終成為受害者。9月30日,一項伊拉克難民的簽證計劃即將到期,我們那些身處伊拉克的朋友就要沒時間了。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被布什政府莫名其妙地同“9•11”事件聯繫在了一起。這場戰爭在接下來的幾年摧毀了伊拉克的公民社會。儘管如此,還是有數不清的伊拉克人冒著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險擔起了翻譯、重建和其他重任,去幫助美國軍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以及其他組織。

  法拉(化名)曾經給美國國際開發署工作。她和她的同事都經常接到死亡威脅。她的一個同事在巴格達因為拿著美國大使館的證件而被人槍殺,那時她便下定決心,最終在2006年來到了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