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論壇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其實改革和創新是緊密相關的。創新狹義理解是技術創新,廣義理解包括體制、機制創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從發達國家走過的歷程看,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時,主要靠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實現發展,在此之後要靠技術創新來實現飛躍,而技術創新要靠相關體制創新來推動和保障。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認為,世界遇到金融危機,中國遇到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用傳統經驗來解決是不可能的,唯一手段是創新。創新包括技術、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包括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相信通過改革創新,中國經濟會形成長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兼顧當前和長遠的宏觀政策收到積極成效
從今年一、二季度的增速連續回落,到7、8月份的企穩回暖,中國經濟的走勢牽動人心,中國宏觀調控時的目標取向究竟是怎樣的?
李克強總理說,經濟下行時,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經濟增速推高,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權衡利弊,我們認為這樣無助於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因而選擇了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策略,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
“既解決眼前問題不懈怠,又咬定長遠目標不放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個一個都不能少。可以說,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今年完成了重要轉型,從側重短期和總量,到看重長遠和結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針對連續兩個季度經濟增速下滑、市場預期比較悲觀的實際情況,中國政府出台了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建設等一系列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有效托住了經濟增長的“底”,大大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