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克強給中國經濟打“強心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6 14:27:21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美國《紐約時報》9月6日載文《李克強艱難推動上海自貿區》,摘要如下:

  8月22日,商務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消息稱上海自貿區的範圍將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被外界解讀為是總理李克強給中國經濟打得一劑“強心針”,更被認為是重啟改革的關鍵一步。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作為中國大陸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自貿區,上海自貿區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形勢中扮演著極為重要角色。

  “尤其在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獲得廣泛支持的情況下,中國更需要通過設立上海自貿區來取得對外經濟的主動權,”近日接受紐約時報中文網採訪的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這樣說。

  2005年,新加坡、文萊等四個小國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框架內簽署了一個小型的多邊自貿協定,即簡稱為TPP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旨在提升經合水平和自由度。這一本微不足道的地區間自貿小框架卻因2008年美國的加入而面目一新。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在內的11個國家加入了TPP談判。但這一談判卻始終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排除在外。

  中新社9月3日的消息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日在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上,提出了“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思路,並就TPP問題表達了開放的態度。李克強表示,在TPP的問題上,中方願意探討與TPP等區域合作機制交流互動,並促進區域和全球貿易安排“兩個輪子一起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