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美國上周核桃高中學生臥軌自殺的案件雖讓家長痛不欲生,讓華人社區為之震驚嘆息,但這場悲劇只是美國各種壓力所形成的冰山一角。華裔心理咨詢師邱佩珍博士日前向記者透露了更多想要自殺輕生的華人故事。
據美國《僑報》報道,蒙市16歲女生陳小姐就是其中一例,她因為無法確定自己的性取向,甚至懷疑自己有同性戀情結而苦惱。單親家庭長大的她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了母親,沒想到媽媽不但沒有耐心地為她解惑開導,反而簡單粗暴地限制她和任何女生有密切的往來,客觀上阻斷了女兒在學校的朋友圈。女兒因沒有了朋友而被孤立,久而久之產生了孤獨抑鬱症。
陳小姐開始厭世、覺得活著沒意思,沒人能排解自己的苦衷,就連唯一的親人都不能理解她。這讓她萌發了輕生自殺的念頭。她用刀割過手臂,產生過跳車、衝向馬路被車撞死的衝動。幾次被從死神的手裡搶了回來之後,母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將女兒送到了邱佩珍的心理診所,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後,陳小姐才逐漸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邱博士表示,一方面美國華人不習慣看心理醫生,很多人並不認為憂鬱症是一種疾病,覺得找心理醫生看病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另一方面美國的學校嚴重短缺心理輔導老師,讓遇到困難和心理障礙的學生得不到及時的心裡指導,使得不少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