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和上海兩地研究徵收擁堵費引起普遍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2 11:58:52  


  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近日,關於“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徵收擁堵費”的消息再次甚囂塵上,不僅引起了兩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關注,也引發了全國其他城市群眾的“效仿”擔憂。擁堵費能否治愈城市“擁堵頑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限招”頻出依然難逃交通擁堵

  從分區域“限行”到全路段“限號”、從搖號式“限牌”到高收費“限停”,再到限外地車進城……面對城市“擁堵之殤”,全國各地“限招”頻出。

  儘管如此,多數城市卻未能逃脫交通擁堵的困境,甚至有的城市已從偶爾擁堵發展成日常擁堵,從個別路段擁堵演變成全城皆堵。在私家車保有量排名前4位的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上下班高峰期綿延在各條道路上“見首不見尾”的車流,早已成為這四大“堵城”的常態。

  數據顯示,北京市今年上半年交通擁堵指數是5.0,比去年同期增長6.4%,工作日路網的平均擁堵時間是100分鐘,比去年多了30分鐘;今年以來,成都市早晚高峰有83%道路和86%路口擁堵嚴重。

  不僅如此,這種擁堵窘況正在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記者近日在四川、重慶、黑龍江等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多個市、縣採訪發現,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城區幾條主幹道也會出現不同程度擁堵,20多分鐘才能過一個路口的情況時有發生。

  更為嚴峻的是,在擁堵愈加嚴重的情況下,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仍在迅猛增加。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4億輛,同比增長1500萬輛,汽車駕駛人年增長2647萬人,首次突破2億人。北京更是在短短兩年內就實現了機動車保有量就從400萬輛到500多萬輛的“飛躍”。

  擁堵費能否治愈交通“梗塞”?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加之市民對私家車依賴度較高,與有限的道路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是造成交通擁堵的最直接原因。

  “市民對私家車依賴度高,也折射出其使用成本較低的現實。”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城鎮建設設計所所長張根說,“徵收擁堵費確實能提高機動車的使用成本,但目前來看,這很難取得理想效果。”

  張根表示,一方面,擁堵費不會對數量龐大的公車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公車的使用成本都將由公共財政支付;另一方面,對於“不差錢”的高收入群體來說,擁堵費也只是“九牛一毛”,調控作用極為有限。

  “另外,由於公交系統尚不完善,私家車缺乏可替代性,即使提高使用成本,也很難降低市民對私家車的依賴度。”張根說。

  事實上,用收費的方式治理交通擁堵已被多次證明並非良方。北京、成都市區停車費成倍上漲,上海私家車號牌拍賣費已經飈升到近10萬,但這些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仍然迅猛,交通也越來越擁堵。

  “目前還遠沒到非收擁堵費不可的地步。”重慶交通大學教授黃承鋒表示,我國不少大城市在基礎路網建設、公共交通設施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應該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而不是採取“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法。

  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瑞政說,不去認真研究造成交通擁堵的深層原因,就試圖通過收費來治堵,這不但是一種典型的“懶政思維”,還會加劇社會不公。“很可能將城市公共道路資源變成高收入者和公車的"VIP區域"。”

  正在準備購車的北京市民陶明說,私家車主在購車和用車過程中已支付了購置稅、車船稅、燃油費、停車費等高額的費用,其中已包含了城市建設、交通管理的費用。“如今若再徵收擁堵費,不但很難有效治堵,甚至有橫征暴斂之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