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自衛隊訓練超中國空軍30年?中美近同檔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9 08:37:51  


 
  實事求是來說,日本不是不想加大訓練的強度,但事故頻發的後果卻難以承受。

  日本從亞洲裝備規模最大三代機的第一流空中力量,淪落到現在這個局面,這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造成這樣的原因,既有日本的錯誤政策,也有美國外部因素的作用。日本武器採購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就是新一代裝備性能指標定的非常高,可是一旦採購完成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加改進。當初日本陸上自衛隊裝備的90式坦克就是一例。F-15J也是這樣的問題。日本在1976年宣布要採購將近200架F-15J,震驚了亞洲各國空軍。當時中國空軍的主力還是殲六。而法國、德國等西方盟國空軍開始裝備的,也就是幻影-2000、狂風這一檔次,即便考慮到當時蘇聯的壓力,日本當時進口如此龐大的F-15機群,確實有燒包的嫌疑。當時日本決策者一廂情願的認為F-15J能夠領先亞洲各國三十年,卻沒有考慮到戰機的可升級性,浪費了大量的國防經費。如果當時日本能夠合理規劃空中力量,縮減當初F-15J的採購量,轉而在21世紀初在採購一些如陣風、台風這類三代半戰機,甚至購買一些美國的“超級大黃蜂”,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在也許就不會如此尷尬。

  從表面上看,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沒落是由於國內經濟的不景氣,沒有充足的採購和訓練經費。但實際的問題是缺少製造國產先進戰機的能力,這很大程度上是美國限制的結果。日本引進F-15J應該是日本搭建現代化戰機生產體系的一個絕佳機會,但日本並沒能利用上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強悍的時候,從美國方面爭取更多的國防航空工業自主權,反而在美國的壓力下,終止了FSX戰機的開發工作,轉而生產出F-2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F-16變種。直到現在,日本的航空工業也是美國的配屬品,更缺乏先進戰鬥機一整套設計、開發、生產、測試體系。現在日本的心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日本能夠走完FSX的一整套開發流程,其國內軍機的製造生產能力就會上一個新台階。日本即使不進口美國戰機,也完全可以通過開發改進型國產戰機來和周邊抗衡。現在目前日本開發心神這類第四代戰機基本不可能,只能購買美國F-35,具體性能還要看美國的臉色。而中國依靠殲十一的引進、殲十的開發生產,建立了強大的軍用航空業,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技術井噴階段,不但出現殲十B、殲十一B、殲十五等改進戰機,而且達到了同時開發兩種隱形戰機、一種隱形無人戰機的程度,這與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日本的經濟實力和軍用航空工業實力,決定了他今後將很難和中國空軍正面抗衡。這也是日本政府在熱炒釣魚島問題,海上保安廳、海上自衛隊咄咄逼人的同時,不斷找美國求助的真正原因。即便是再狂熱的日本右翼分子,也能從數字中看到日本空中力量的劣勢。一旦發生摩擦衝突,單靠日本自己不但偷雞不成還可能遭受更嚴重的損失。而出於美國的需要,日本可以擁有強大的反潛和反導力量,但掌握強大空中力量並不符合現在美國的利益。因此在美國主導的思路下,日本空中自衛隊想翻身就更困難。日本現在真正的出路,是從右翼的狂熱氛圍中解脫出來,不要總想著打打殺殺,占別人便宜,否則到時候沒人來救可找不到後悔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