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印度經濟惡化 為新興國家敲響警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8 00:24:00  


當前,印度經濟被稱處於1991年來最緊張的時刻,印度經濟要走出困境,在反應反思自自經濟結構和政策的同時,更要問“為什麼會沒有預料到危機的發生?”(網絡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近來,印度經濟風聲鶴唳。物價上漲、盧比幣值下滑,國際收支亦出現巨大逆差。據路透社26日報道,評級機構惠譽給印度的主權債信評級為“BBB-”,為投資級別中的最低一級。有媒體稱,印度經濟或將面臨崩盤危機。

  27日,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賈亞蒂•戈什(Jayati Ghosh)於英國《衛報》發文表示,造成印度當前經濟困局的原因在於印度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印度吸引境外短期資金流入的措施使得資金紛紛流入建築房產業,這使得印度的製造業能力不斷下滑,同時,當境外資金源地區市場擁有更多投資機會時,資金便撤離印度,使得印度經濟惡化。
 
  同時,文章表示,印度的經濟問題存在已有一段時間,出現經濟危機並不讓吃驚,讓人吃驚的是“投資者和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吃驚的反應”,因為“只有故意的視而不見才會導致對這個(印度經濟)問題的忽視。”暗指之前有媒體報道稱造成印度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印度政府“任人唯親、貪污腐敗”這一病根。文章編譯如下:

  現在,印度是新興國家當中最新的受害者。在過去的十天裡,盧比匯率跌落到歷史最低點,印度經濟很可能面臨貨幣危機的全面爆發。在這種讓人心急如焚的情形之下,印度現在是時候向流言和悲觀的預測敞開懷抱來成全自己了。

  這意味著即使現在股市略有反彈,投資者很快還是會對印度經濟抱以悲觀的態度。每一個匆匆宣布的政策措施(提高黃金進口關稅、管制資金流出、放鬆資本流入條例)都與預期的效果相反。政府現在所做的一切看起來似乎還是太少、太遲——甚至適得其反。

  這些都是金融市場周期性動蕩的典型特征。並不是說經濟崩盤是不可避免的,但很顯然,還是有可能避免的。真正讓人感到吃驚的是投資者和印度政策制定者吃驚的反應。出於某種原因,他們顯然沒有預見這種形勢的變化,儘管過去每一次金融危機的故事以及近期的種種跡象都應該讓他們在一兩年前就已經嗅到金融危機的味道。

  印度的經濟問題已有一段時間了,只有故意的視而不見才會導致對這個問題的忽視。印度的產出增長減緩了好幾年,私人投資已經連續10個季度下滑。工業產值在過去的一年有所下降。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仍在兩位數——就算把所有造成滯脹的因素都計入在內(價格上漲和收入放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