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8月15日是日本戰敗日,靖國神社再度上演鬧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但曲線“拜鬼”,甚至為沒有親自前往參拜表示遺憾。同去年一樣,有內閣大臣明目張膽參拜,參拜的國會議員(包括代理)數目超過200人。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參拜是內政,外國無權干涉”;“向為日本和平與繁榮做出崇高犧牲的戰歿者默哀十分自然”……日本政客為其惡劣行為進行的狡辯,是對人類正義和公理的挑釁,是對亞洲受害國人民感情的嚴重傷害。不管日本領導人以何種形式和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其實質都是企圖否認和美化日本軍國主義那段侵略歷史,挑戰二戰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注定要遭到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和同聲譴責。
靖國神社的鬧劇是日本錯誤歷史觀的集中爆發,也體現了日本拿歷史問題做“大文章”的現實衝動。顯然,安倍是在意“歷史”的,否則就不會用“歷史使命”這樣強烈的語氣來表達其修改憲法的決心。在他心中,恢復日本歷史地位的意願十分強烈,希望日本不做“二流國家”。他認為,日本必須先有“自己的憲法”和真正的軍隊,滿足一個“正常國家”的基本要件後,日本就可以用經濟、軍事實力,乃至自身價值觀的“魅力”,成為亞洲領導者。說白了,安倍自視為日本歷史的重塑者,期待做點“彪炳史册”的大事。他的出發點是恢復日本聲名狼藉的“歷史地位”,落腳點是在歷史上為自己樹碑立傳。
文章指出,靖國神社的鬧劇讓世人清楚地看到,安倍心中有一個“歷史坐標系”,在這樣一個坐標系裡逞強耍橫的意志也堅定得很。因為這個坐標系的原點點錯了地方,侵略戰爭公然受到尊崇,戰犯的暴行居然成為“崇高犧牲”。這樣一個坐標系將把日本引向何方?事情是明擺著的。亞洲各國和國際社會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能任由安倍肆無忌憚折騰下去。
需要再次探究的是,安倍荒誕的“歷史坐標系”何以鋪陳開來?
日本人加藤嘉一在《紐約時報》寫道:二戰結束至今,日本國民的歷史觀仍沒達成一個整體共識。
整體共識的缺失,固然有外部因素和冷戰背景,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國內沒有對軍國主義進行徹底清算。用美國史汀生中心日本籍研究員辰己由紀的話說,日本民眾沒能參與到最終決定“誰為戰爭負責”和“怎樣處置責任人”的過程中。
文章稱,日本政客因此獲取了搞投機、耍小聰明、由著性子無理取鬧的政治空間。在他們看來,日本在二戰中“唯一錯誤”就是“沒有打贏”。不難想象,隨著日本右傾化不斷加劇,日本政客還會拋出更多、更具挑釁性的論調。
日本當政者對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的態度,事關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我們再一次奉勸日本,正視歷史、以史為鑒,切實恪守深刻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於國際社會,否則日本同亞洲鄰國的關係就沒有未來。
歷史不容篡改,歷史自有定論。挑戰歷史的國家,注定是個麻煩,也不會擁有光明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