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進口奶粉出事 國產奶粉沒權利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6 09:46:36  


  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新西蘭知名乳業品牌恒天然的奶粉出了超標肉毒杆菌,於5日宣布將在48小時內召回在中國市場上的30多噸問題產品。儘管恒天然方面是主動披露問題並致歉的,但這件事還是會對其在中國的品牌形象造成沉重打擊,也會牽連其他“洋奶粉”,大大削弱中國消費者對它們的信任。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中國消費者一時無法判斷,這僅僅是恒天然一貫嚴守質量中的“偶然事件”,還是這只是它各種問題中被中國人“偶然知道”的那一個。恒天然今年3月就發現了肉毒杆菌污染的問題,但對外通報拖了4個多月。這個信息“很強大”,它同恒天然這一質量問題是其主動披露,而非被媒體揭出來這個信息將相互PK,影響中國消費者對它的進一步態度。

  “洋奶粉”對國產奶粉在中國市場獲得品牌建設的壓倒性優勢,它不能說與進口奶粉的實際質量和品牌文化無關,但這個優勢顯然遠遠大於兩類奶粉質量的實際平均差距,其中堆積了不少泡沫,進口奶粉的品牌優勢會因一些具體事件而回落,這將注定發生。

  恒天然在事發後“主動坦白”並召回問題奶粉,做了它在當前困境下應當做的。這一“良好態度”會有助於緩和中國消費者的情緒,但它只是新衣服燒出洞打上的補丁,無論如何做不到讓那件衣服完好如初。 

  威信掃地的中國乳業品牌們大概要發感慨了:看,誰不出問題。它們會覺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乳業品牌的機會又要來了。 

  然而如果中國乳業品牌之間的惡性競爭不有所緩解,它們的品牌建設環境不得到改善,它們未必能在下一輪與“洋奶粉”的競爭中證明自己,它們仍有可能成為一群因“窩裡鬥”最終聲名狼藉的集體輸家。 

  對中國消費者而言,他們沒有義務對國產奶粉給予特殊青睞和保護,當然輿論也會最終認識到一味冷落國產奶粉、追捧國外奶粉將導致市場的失衡,損害中國人自身的利益,但國產和進口奶粉的競爭最終是它們之間質量的較量,國產奶粉不要指望愛國主義會跑過來向它們雪中送炭。 

  國產貨和進口貨的絕對界線對很多產品來說都被打破了,奶粉作為最大眾的產品,卻形成了迄今為止品牌上幾乎最深刻的鴻溝,這的確不正常。中國社會其實積蓄了打通這一界線的大量市場資源和人文資源,現在需要的是國產乳業品牌拿出令市場尊敬的行動,與消費者的大需求合流。 

  中國乳品市場需要有理性、求實的社會消費情緒不斷加以塑造,需要進口產品同國產貨之間與它們質量、價格相對應的平衡,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化。恒天然不應在中國市場上被“一棍子打死”,相信這家新西蘭企業也不會那樣輕易地倒下。它的恢復及同中國乳品業的競爭值得中國消費者歡迎,最後這句話反過來對中國出過問題的乳業品牌說,也同樣適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