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海洋強國絕非“海洋霸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1 10:08:52  


中國8艘海監船進釣魚島海域維權。(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7月30日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中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這是繼中共十八大首度將“建設海洋強國”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後,中國領導人為海洋建設做出的又一重要部署。

  新華社今天發表評論指出,21世紀是海洋世紀,加強對海洋的開發利用,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就中國具體國情而言,海洋強國應包括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創新強勁、海洋生態環境優美、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和海洋綜合管控能力強大等多重含義。

  縱觀世界近代史,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世界強國史幾乎就是一部海洋強國史。近代中國,因重陸輕海、有海無防而衰落挨打。新中國成立後,海洋事業不斷發展,目前總體上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海洋資源、能源、空間的依賴程度大幅提高,對海洋運輸通道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美好海洋生態環境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因此,走向海洋、經略海洋,是中國發展之要、民生之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然而,一些人習慣沿用“逢強必霸”的思維定式,把某些國家利用堅船利炮對外擴張的老路套用在中國身上,質疑中國建設海洋強國是為了謀求“海洋霸權”,擔心中國必然加大軍力擴張,甚至炮製和散播“強國威脅論”“海上爭霸論”,為中國謀求正當海洋權益設置障礙。

  其實,中國開發利用海洋的每一步,都是在維護和平發展的旗幟下進行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為各國商船護航;中國“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巡診救護;中國積極拓展雙邊與地區海洋環保、科技、海嘯等領域的合作。即便是在應對島嶼爭端過程中,面對挑釁,中國也始終保持最大的和平誠意和最大的外交努力。

  中國國情和和平發展戰略決定了中國不會走西方侵略擴張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條“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新型發展道路。中國建設海洋強國,不但不會對周邊國家構成威脅,而且將成為捍衛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中堅力量。

  反倒是有些國家,要麼憑藉自身海上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搞“藍色圈地”,要麼利用中國維權表現克制的機會,不斷蠶食侵佔中國的海洋權益,加強與中國的海洋資源空間競爭,擠壓中國和平發展空間。

  中國一貫堅持“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堅持用和平方式、談判方式解決爭端,推進互利友好合作,尋求和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努力構建和諧海洋。

  但中國決不會放棄正當權益,更不會犧牲國家核心利益。面對錯綜複雜的海洋維權形勢,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包括在管轄海域開展巡航執法,首艘航母入列人民海軍等,充分展示了維護海洋權益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中國不會爭奪海洋霸權,也從不懼怕霸權,但未來中國的海洋維權力度肯定將會不斷加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