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購美制預警機 欲常態化監視東海及周邊鄰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6 11:24:07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6月18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在靜岡縣濱鬆基地附近展示了負責警戒東海的空中預警與控制系統飛機的飛行訓練。兩天後,沖繩縣與那國町議會又以3票贊成、2票反對的結果表決通過了有關出租用地的議案,以便讓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陸上自衛隊“沿岸監視隊”。至此,日本對東海和周邊鄰國的常態化監視進入周密部署階段。

  巨資採購美制預警機

  新民晚報報道,預警機集預警、指揮、控制、通信能力於一體,可充當活動雷達站和空中指揮中心,堪稱“戰場天眼”,在幾次局部戰爭中都有出色表現。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日本就不惜耗費巨資採購預警機。

  1979年,日本購買了第一批預警機——4架美制E-2C預警機,花費約1.7億美元。1981年,日本又花費2.7億美元購買了第二批4架E-2C。這8架E-2C在1985年底全部到貨。1988年,日本又花費超過6億美元採購了5架E-2C,使日本擁有的E-2C總數達到13架。

  不過,E-2C畢竟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時至今日,日本E-2C配備的AN/APS-120/125預警雷達探測距離有限。為了提高這些E-2C的預警探測性能,日本正打算對13架E-2C進行改進。主要項目包括採用新型計算機,換裝AN/APS-145預警雷達,配備先進控制台、新型冷卻系統和先進軟件系統等。改進後的E-2C可服役到2020年。除了E-2C,日本於1993年又訂購了4架美制E-767預警機,耗資約17.9億美元。這4架飛機分兩批於1998年和1999年交貨。

  目前,日本已擁有E-2C和E-767兩種型號共17架預警機。其中,E-767能直接與日本“巴其”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聯網,E-2C則能和戰鬥機聯網。它們共同構成日本的空中預警網絡,可24小時(兩班輪換)作業,監視本土周邊600千米範圍內高、中、低空飛行目標。

  多種部署貼近“熱點”

  近年來,在政治大國化企圖的推動下,日本與周邊國家在政治、安全等領域摩擦頻繁。特別是去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將中國的釣魚島收歸“國有”,導致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爭端升級。鑒於日本政府不顧中國的反對,將釣魚島收歸“國有”,中國採取了捍衛國家主權的相應行動。去年12月13日,一架中國國家海洋局所屬海監飛機成功進入釣魚島上空宣示主權。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卻聲稱,日本的雷達系統未能發現中國飛機。

  也許是為了挽回顔面,野田政府隨後宣布將部署預警機到爭議海域,還提議向美國購買早期警戒雷達。此後,日本防衛省在2013年度預算的概算要求中計入7000萬日元的部署費,作為E-2C進駐沖繩縣那霸基地後的日常經費。

  隨著沖繩縣與那國町議會於6月20日通過了向陸上自衛隊出租場地的議案,日本防衛省計劃於2015年前完成在與那國島的部署工作,其中包括:在島上安裝雷達監測站;在島上設立100至200人的“沿岸監視隊”,以監視附近海域動向;為駐島自衛隊建造營房並配置沿海監測設備和移動雷達裝置等。與那國島距離中國台灣地區約110千米,距離中國的釣魚島約150公里,島上居民約1600人。該島附近海域還是中國海軍艦隊進出太平洋的必經之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