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爭議漢字繁簡,不如關注文明傳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9 10:00:10  


 
  至於說到音形義的漢字寓意,簡化字絲毫無損於造字的文化創意。誠然,簡化的“愛”字的確少了“心”,但保留“友”,何嘗不是對“友愛”含義的延續?雖然“親”字少了“見”,但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打電話、發短信又何嘗不能表達親情?還有,“小土為‘塵’”、“人本為‘體’”等的字體簡化,也同樣具有寓義於形的作用。其實,即便是從咬文嚼字的角度考量,只要契合象形、會意、形聲等傳統造字方法,就不會迷失以字釋義的漢字魅力。

  文字的最大功能在於其方便人類表達與交流的工具屬性,約定俗成才是文字規範的根本原則。糾結於個人偏愛和書寫習慣的繁簡之爭並無多大意義,關注華夏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才是重中之重。事實上,人們此次詬病黃秋生的崇繁貶簡,關注點也正是字形之外對文明的否定。正是“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的雷語,直擊得國人心痛。從這個意義上說,黃秋生的危言聳聽倒不失為值得思考的有益提醒。

  應該說,包括仁義禮智信在內的民族傳統的淡化甚至扭曲,的確是當下社會的堪憂現實。把漢字繁簡口水之辯的功夫用在國人道德素質的提升,才不失為對華夏文明的真心傳承。如果文明“沒死”,我們就讓她發揚光大,如果確屬瀕臨“死亡”,我們更應同心協力讓她起死回生。

  (消息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