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陸委會”﹕台輸陸服務業產值可增37%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9 09:49:20  


  中評社台北7月19日電/針對外界對服貿協議多所批評,熟悉兩岸經貿的“陸委會”官員表示,簽署服貿協議後,台未來出口大陸服務業產值可達一○.八億美元,增加四億美元,成長卅七%。該官員並說,陸資來台也一律須審查,會設下“安全閥”。 

  中國時報報道,“經濟部”日前再提服貿協議影響評估報告,遭質疑“報喜不報憂”。“陸委會”昨澄清,目前最新模型分析是○七年版,且不含證券、電商等行業,若加計,“效益數字絕對更高”。官員指出,報告採用的GTAP模型,是國際普遍用來分析貿易自由化影響模型,該模型資料庫包括全球各國各產業間詳細貿易資料。但因最新版本要十月才公布,只能先用舊模型估算,因此,“整體產值和可增加就業人數都被低估。” 

  官員表示,即使以舊模型推估,簽署服貿協議後,台灣出口至大陸服務業產值可達一○.八億(美元,以下同),增加四億,成長三七%;台灣自大陸進口的服務業為一○.一億,增加九千一百萬,成長九%。 

  官員坦承,雖然整體是正向成長,但一定會有部分受衝擊歇業的廠商,因此政府也設下“安全閥”,如不提供陸方“最惠國待遇”及“國民待遇”,陸資來台一律須通過審查,若資金背景涉解放軍或導致寡占、壟斷市場疑慮,將予限制或禁止。 

  官員說,ECFA簽署時,政府已編列新台幣三六五億元用在就業培訓和失業救濟。如勞工真因為服務開放而失業,持有老闆開具的證明,領取失業救濟可從原來最長九個月,延長到一年。 

  針對輿論批評,開放服貿後,台灣將有四百萬勞工飯碗不保。官員澄清,應說開放的行業所涉勞工數四百萬,“但要說全部都會失業,這樣的指控太沈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