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東各國對埃及政權變更反應不一 各有盤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6 09:10:14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在埃及軍方解除了總統穆爾西的權力後,埃及陷入兩極的局面,國內爆發大量流血衝突,軍方與穆爾西支持者之間持續至今的衝突已造成至少數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令人憂慮埃及會否已處於內戰邊緣。另一方面,中東各國對埃及政權變更反應不一,各有盤算。

  據環球網報道,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本周宣布將為埃及提供八十億美元的現金和貸款,以支持埃及的過渡政府。值得留意的是,宣布協議的時間為埃及軍方開槍打死數十名穆斯林兄弟會成員後的一天,而成員當時正在抗議。一般相信,兩國的舉動是對軍事政變投下信任票。

  埃及政府的外匯儲備最近幾個月已縮減至不足一百五十億美元,卡塔爾和土耳其對埃及的援助防止當地金融危機發生。

  相反,卡塔爾和土耳其卻在財政和外交方面給予穆兄會有力的支持。早在穆爾西執政時,卡塔爾已在他執政的一年間為其政府提供約八十億美元的援助,而土耳其則提供了二十億美元貸款。兩國提供的資金令當時仍在位的穆爾西能拒絕實施贏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的經濟改革。

  出現這種分歧,與各國各自的政治狀態有很大關係。例如在阿拉伯之春開始的中東地區民主化進程,沙特一直採取比較被動的取態,他們害怕民主化的過程及伊斯蘭教派組織興起,會引起沙特國內對王室政權的不滿。因此在2011年,沙特政府在住房和醫療投入了大量資源,以及向政府公務員發放獎金來緩和社會矛盾。而阿聯酋亦採取了類似增加政府開支的措施,以防止阿拉伯之春在他們的國家上演。

  另一陣營的土耳其及卡塔爾等國家,對親伊斯蘭力量的崛起一直抱觀望態度。例如卡塔爾一直資助突尼斯、利比亞、敘利亞等的伊斯蘭派系,亦經常站在穆兄會及與他們相關組織的立場。

  埃及變局反映的除了民主化的不明朗外,亦反映了中東國家不同的價值取態及利益爭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