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目前還離不開核能。”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教授表示認同。他進一步分析認為,核電是日本唯一能夠不依賴進口的能源,核電停運已經給日本經濟和民生帶來很大制約,此外,日本要發展清潔能源,兌現減少碳排放的國際承諾也需要核電。
不可否認,和平利用核能是主權國家的權利。但安倍自己早已道破天機,有媒體稱,安倍曾表示日本可在一周內製造出核武器。這令人震驚。
專業人士指出,製造核武器至少需要通過三大關,即核裂變原料、核製造工藝與核投送。這三關已經難不倒日本。劉江永認為:“從核設施、核技術、核材料等方面來看,日本進行核武裝是沒有任何障礙的。”他介紹說,日本目前採用?發電,所產生的核廢料經過處理濃縮之後,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不能不說,很難排除日本通過發展核電來囤積核武器原料的可能性。有數據顯示,日本六個所核燃料後處理廠年產?量能夠提取9噸武器級?,足夠製造2000枚核武器,這一產能不比美國低。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劉江永表示:“是否製造核武器主要取決於日本的戰略決策。只要日本下決心,可以說很快就能夠成為核武裝的大國。”日本距離有核武就只有一個決策的距離。
決策閘門何時打開?
“安倍在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可以說能夠毫無懸念的勝出,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核能政策肯定還會向前推進。”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如此預期日本核政策的未來。不過,至於日本會不會將核電的積累轉作他用,他表示現在還不得而知。
劉江永也指出,將發展核電與擁核直接做聯繫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他同時強調:“對日本擁核不應該掉以輕心,日本只不過是有一個政策選項的閘門沒有打開。”
在朝鮮大力發展核武、日本越來越右傾化的背景下,西園寺一晃也指出:“不排除持有‘核武裝論’勢力的影響力增大的可能性。”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日本是核武器的唯一受害國,日本發展核武,無論是暗地裡還是公開化,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傷害。
對此,劉江永分析說:“日本的戰略縱深很有限,不用說核戰,就是核電站受到打擊都會造成核災難。現在國際社會都譴責和制裁擁核,如果日本擁核的話,國際制裁會對日本未來的生存產生很大打擊。”
正如呂耀東所指出的,“日本只有吸取二戰的教訓,從亞太和世界的福祉出發,和平利用核能,才是明智之舉。”
(來源:《國家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