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居民住房超一戶一套 流動人口不足6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3 11:24:37  


 
  藍皮書指出,能租賃成套住房的大體上是外來人口中的精英群體,如企業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占外來常住人口比例84.4%的新移民工人大多只能選擇“城中村”、地下室、工棚及群租房等非正規住房來存身。根據此前研究,外來人口中租房居住的比例為81.4%,自購商品房的占0.7%,租住農民的平房的占70.9%,流動人口的住房人均使用面積為5.6平方米。

  分析北京住房總體距一人一間很遠

  藍皮書課題組成員,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社會學系副主任李君甫指出,雖然北京住房發展很快,但2008年後戶籍遷入北京的居民大多無法承受過高房價,很多人在等候限價房和公租房。

  據介紹,二戰後,發達國家住房普遍不足,掀起住房建設高潮,著重解決住房有無問題;隨著住房短缺的緩和,向一戶一套的水平靠攏,數量和質量並重。從國外的統計數據看,人均GDP達3000美元時,住房緊缺狀況逐步緩解,全國存量住房套數與家庭戶數相當;人均GDP達5000美元時,住房水平進一步改善,向一人一間靠攏,對住房質量、功能等提出更高要求,進入重視質量的階段。

  李君甫表示,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普遍進入提高質量和改善人居環境的階段。2012年北京人均GDP達到13797美元,但住房總體上還相當於西方國家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住房數量問題還未解決。但社會的極化,部分人開始追求住房質量,另外一部分人住在地下室、城中村等非正規住房裡,還有部分人選擇群租房,使得大量正規住房非正規化。北京住房總體上還達不到一戶一套的水平,距一人一間的水平還差很遠。住房發展水平落後於經濟發展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