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1日電/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領軍的“台灣維新基金會”與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在香港召開“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共同探討兩岸多面向存在的差異與共識,現場火花四射,但正如綠委趙天麟所說“看到火花也看到交流”。兩岸和平發展關係進入深水區的當下,綠紅間史無前例的交流,頗具歷史意義。
旺報今天社評說,民進黨較缺乏對大陸的認識和了解,國際視野相對狹窄。反觀大陸對民進黨稱得上瞭若指掌,即便是民進黨務實派,對大陸內外情勢發展的解讀,往往受限於“反中情節”與部分西方媒體刻意渲染的影響,只認識負面的大陸。
“台獨大師”林濁水最近以〈自信領袖與沒安全感國家〉為題投書媒體,用近期大陸關鍵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來解讀東亞安全情勢的變化,認為中國大陸為追求“偉大復興”,慣於採取僵硬的強勢作為回應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最終造成“敵人愈來愈多,朋友愈來愈少”的結果。
林濁水的文章進一步指出,大陸民間雖強烈抨擊《台日漁業協定》,但北京官方卻異常冷靜,更點出吳伯雄當著習近平面說“馬英九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的事實,還舉出習近平6月初會晤奧巴馬時不提“台灣問題”的例子,說明大陸對台灣的態度趨軟,是因為外在樹敵太多。林濁水的觀點雖然是部分事實,但他也忽略了“國共互信”增加的因素。
民進黨或因長時間不願務實面對兩岸關係,或因受到西方“妖魔化中國”的影響,對大陸的認識片斷而主觀。因而許多人認為,中國軍事崛起、對外強硬,才引發東海與南海一連串領土主權爭端,並形成今日四面楚歌局面。
但英國廣播公司曾以〈中國為啥難有盟友〉為題,總結中國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與外交樹敵現象,認為除了中日釣魚台爭端、越南開發南海石油、菲律賓強占黃岩島或朝鮮核試等因素外,關鍵仍在於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與中國的不干涉外交,才是北京“敵多友少”的主因。
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敵或友。19世紀中期,英國首相巴麥斯頓的名言:“(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足以闡述中國周邊國家在中美兩強間力求維持平衡的處境。
美國《外交事務》網站去年11月刊登黎安友和朝鮮專家施道安的文章:認為把中國看成一個咄咄逼人又樂於擴張影響力的國家,是有待商榷的。最近十年中國的影響力雖然顯著增強,外交主要任務仍然是防禦,這一任務自冷戰以來就沒太大變動。
今年3月下旬,黎安友在布魯金斯學會接受媒體訪問時更預期,北京新任領導人在外交政策上不會“好戰挑釁”,但會“堅定自信”,展示更多的軍事和外交力量,並更加強烈地表達立場。
日前出席北京清華大學“世界和平論壇會議”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曾表示,安倍晉三推動包圍與孤立中國的政策不會成功。韓國總統朴槿惠近期與中國發布的《中韓面向未來聯合聲明》,傳達的是雙方為維護國際社會和平與繁榮而進一步推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朝核問題若因中韓合作而獲得緩解,東北亞將因此脫離中俄朝鮮對抗美日韓國的冷戰陰影,中國對東北亞傳統的影響力,亦將有所提升。
從國際情勢看兩岸關係,“歐習會”的結果雖然顯示美國對台政策並無變化,但逐漸微調則為不容忽視的事實。
近期美方官員的談話陸續透露,奧巴馬新“國安”團隊面對兩岸和解,不僅樂觀其成,且有“如負重釋”之感。面對這樣的變局,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必須與時俱進,擴大國際視野的同時,更應該多面向了解現在的大陸。
謝長廷在香港提到,兩岸人民具文化和血緣關係,不可能長期選擇敵對,希望透過大家的智慧、想像與創意,跨越歧異。此一認知無異於大陸強調“兩岸是一家人”的理念,兩岸人民從擴大交往、緊密互動,增進了解與消除隔閡的進程中,終能開拓彼此信賴與相互扶持的路徑。
依照星雲大師“三心四給”的講法(存好心、講好話、做好事;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人信心),民進黨與大陸接觸若能秉持相互尊重和彼此關心的原則,兩岸關係何嘗不能柳暗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