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黃嘉樹:兩岸不應激化矛盾破壞和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6-30 00:13:14


 
  另一種模式可謂“推人及己”式,即你怎樣看我,那你就同樣如此看自己﹔你若視我為“台北政府”,就得自稱你自己是“北京政府”。你若視我為“地方當局”,那你自己也得承認是“地方當局。這種模式其實是第一種的逆表述,它的好處是能體現一個中國原則,壞處是雙方雖然都視對方為“當局”,但誰都不能承認自己只是“當局”。

  現實中兩岸採取的做法是“反客為主”加“擱置爭議”式:所謂“反客為主”,即你怎樣看自己,我就同樣看自己並說你不是﹔你怎樣看我,我就怎樣看你。如你說自己是主權國家、中央政府,那我說我才是而你不是﹔你說我是地方當局,我則說我不是而你才是地方當局。然而如此杠來杠去,兩岸又如何和解?這就要加上“擱置爭議”。即雙方雖然都在法理上堅持自己與對方是不對等關係(中央/地方),但在實際接觸中都不要求對方承認自己是“中央”,都僅僅把對手視為對等的談判對象與合作夥伴,雙方已經簽訂了十八項協定的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對於這種“反客為主”加“擱置爭議”的模式,黃嘉樹表示,這同樣只能緩解卻無法消除雙方在“對等”問題上的矛盾。這主要是由於兩岸在領土和人口的實際掌控規模上懸殊巨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視台灣方面為其主張領土範圍內的一個當局/地區/區域政府順理成章,而台灣方面硬要說位居世界二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它下麵的“地區當局”,就難免“坐井觀天”之譏。

  因此,黃嘉樹認為,台灣方面要堅持“反客為主”式的表述越來越困難。對於雙方在中國代表權問題上的爭議,無論國際社會還是兩岸領域,甚至在台灣島內,都贊同、支持北京的定位表述,至於台方講些什麼,只要大陸不反應,輿論界其實並不關注。

  對於兩岸“內”與“外”的矛盾,黃嘉樹表示,在“內”即兩岸關係領域,可以擱置誰是中央,誰是國家的爭議,北京也已經把對一中原則的表述,從“老三句”變為“新三句”。但到了“外”即國際領域,北京就必須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代表的立場,必須堅決反對和抵制台灣一切以“主權國家”為資格進行的活動。因為大陸干預台灣的“外交’,行為,是在未統一狀態下對台灣行使主權的唯一體現。如果大陸不再這麼做,無異於在國際領域“自廢武功”,其後果是將出現與“兩德”、“兩韓”同樣的“兩中”局面,等於全面顛覆當前國際上已經形成的“一個中國”框架。

  黃嘉樹認為,當前兩岸所存在的矛盾關乎是結構性的矛盾,統一才是徹底解決矛盾的辦法。然而兩岸不應激化矛盾和破壞兩岸間的和解與合作,而應通過照顧對方的關切與偏好來解決矛盾,讓兩岸關係朝得到改善,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